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和政府最大限度加強經費保障,確保人民群眾不因醫療費用問題延誤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影響救治和防控成效,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
受疫情沖擊影響,當前從全市到全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財政運行“減收增支”明顯。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收支平衡壓力增加的現實,我們務必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另一方面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確保財力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用政府過“緊日子”積極支持企業克時艱、換取老百姓“好日子”。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共克時艱,就要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通過壓一般、保重點,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要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該壓的壓,該減的減,不斷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同時加大重點領域保障力度。需要強調的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奪取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需要必要的資金支持。今后一段時間,財政運行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為此,要嚴格控制政府開支,把更多資金用于民生和發展。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共克時艱,就要實施績效管理,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嚴控會議、論壇等活動規模,切實把節省下來的財政資金用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擴產,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努力將疫情對企業的沖擊降到最低。要強調“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大力削減低效無效支出,讓每一分錢花出效益,確保資金使用達到預期目標。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進一步傳承黨的優良作風,以過“緊日子”與企業共渡難關,以艱苦奮斗與群眾加強聯系,取之于民最大程度用之于民,加快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全面恢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交上2020年惠州的合格答卷,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