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吸納上海、東莞等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惠州市提升服務質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十二條工作措施》日前出臺。這是市委、市政府為打造一流政務效率和營商環境,加快“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創新之舉,昭示了惠州在堅守法規底線的前提下,積極作為、大膽改革,堅決為項目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掃清一切障礙的決心和信心。
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對于各級干部而言,提振信心并非空喊口號,而是要主動出擊,向改革要動力、用創新激活力。換言之,就是要積極謀劃改革創新舉措,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大膽突破慣性思維束縛、破解關鍵制約因素,打通影響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痛點,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加快高質量發展。當前,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三期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開工,國內一流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惠州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我們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切實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全力完成今年目標任務,交出優異答卷。
積極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實實在在為一方謀發展、為百姓謀幸福。心無旁騖才能干凈干事、干練成事。只要有利于惠州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國內一流城市建設、有利于增進人民福祉,不是為部門或一己私利,就要放開手腳大膽去嘗試。尤其是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對競逐一流堅定信心,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既立足惠州當前,又放眼惠州長遠,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等方面拿出管用舉措,有針對性地部署牽引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的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應對危機中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積極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就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新招、出變招,持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全市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要“學會騰空自己的大腦,靜下心來主動學習新知識”,增強新本領,提高專業化能力水平,比如有關以新材料為紐帶推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命健康三大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知識,作為分管的各級干部更要認真學習掌握。要帶頭落實“一崗雙責”,在配置和使用人才上再大膽一些,用活用好人力和編制資源,進一步激活干部隊伍,讓每個人的才干充分發揮出來。要大力向基層放權賦能,激發基層干部創造活力,發揮“乘數效應”,著力打造一流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積極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就要明確導向、創造環境,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把握好“三個區分開來”,真正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干家鼓勁,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簡單快樂的干事創業氛圍,最大限度激發干部創新創造活力,讓干部既能干事、干成事,又充分享受工作樂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是干事創業還是攻堅克難,不僅需要寬肩膀,也需要鐵肩膀;不僅需要政治過硬,也需要本領高強。”在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新征程上,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心決心,激揚“嶺東雄郡”無懼無畏的膽識氣魄,提升專業本領、積極擔當作為、不斷開拓創新,勝利定將屬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