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推動便民停車場建設……近日,惠城區召開鎮街黨政領導座談會,對老舊街區改造、社會治理等工作進行部署。近年來,惠州大力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加強城市更新和精細化管理,社會文明程度和城市品質持續提升。
創建文明城市,貴在堅持,成在常態。以常態促長效,以長效保常態,是文明創建工作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創建為民惠民的保障,是永葆城市文明活力的源泉。站在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歷史新起點,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更昂揚的精神、更高的要求、更得力的措施,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長效化,讓文明創建為競逐一流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支持。
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要抓長抓遠。文明創建關乎城市榮譽,更關乎城市長遠發展,并非“一創成功”之后就可“一勞永逸”,創建成功只是一座城市成為文明之城的起點,拿下榮譽也只是保住榮譽的開始,要使我們得之不易的創建成效得以鞏固、延續,推動文明創建常態化勢在必行。隨著時代發展,文明創建的要求更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更高。如果“雨過地皮濕”,迎檢“一陣風”,創建工作難免落入“一抓就好,一放就亂”的怪圈。只有做到目標不動搖、工作不松勁、標準不降低,始終保持“創建狀態”,常抓不懈,創建工作才會步穩蹄疾、行穩致遠,不斷邁上新臺階。
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要抓實抓細。文明創建是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其根本目的不是“拿牌子”“爭面子”,而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文明創建過程中,既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精準精細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一環扣著一環做,一錘接著一錘打,強弱項、補短板,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又要鼓勵引導市民積極參與,激發市民主人翁精神,贏得廣泛理解和支持,進而營造出人人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的濃厚氛圍。
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要建章立制。人們常說,文明城市創建,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制度是文明創建工作走向常態化的根本保障。文明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監管主體分散、職能條塊分割。一方面要堅持標本兼治,建章立制,用法律和市場的辦法來破解難題,加快完善城市管理法治化、網絡化、精細化機制。另一方面,要用制度和市民公約來規范行為,建立健全“有人負責、有章監管、有效推進”的長效工作機制,力戒形式主義等頑瘴痼疾,切實把工作抓在經常、嚴在日常,用繡花的功夫抓好文明創建。
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進行時沒有過去時。久久為功、持之以恒,讓文明創建常態化、長效化、精細化,讓每一天都是創建日,我們的城市一定會更加文明,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