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補貼、門票優惠、免費體檢、流量禮包、加班獎金、新年利是……各縣(區)和企業紛紛釋放就地過年“大招”,市總工會派發留惠過年新春網購券、旅游卡和電影票,市婦聯通過寄送惠州特產禮包、錄制拜年視頻,讓就地過年女工和留守兒童“把愛帶回家”,給遠方家人送上新春祝福。這些舉措背后是政府、企業的滿滿誠意和相關部門的周到考慮,讓就地過年既暖心溫馨,又安心無慮。
非常之時,需要非常之舉。過去一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減少人員流動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抗疫舉措。惠州有160多萬異地務工人員,疫情防控勢必面臨很大壓力,最大化減少春運人員流動是做好源頭防控的必要之舉。響應就地過年號召,既是公民為抗疫作貢獻,也是為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著想。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因為抗疫而選擇在工作的城市迎接新春,通過手機向遠在家鄉的父母和親人視頻拜年、報聲平安,體驗異鄉風土的別樣人情與年味,也是一種別具意義的過年體驗。“新客家,老客家,來到惠州就成為一家;外地人,本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崇文厚德的惠州,城市開放包容、溫情十足。相信,有著細致入微的各方關懷,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我們的新春佳節同樣幸福精彩。正所謂:此心安處是吾鄉,鵝城處處暖人心。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