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保持經濟向上向好發展態勢
惠州日報評論員
惠州一季度經濟數據日前公布。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5年一季度,惠州GDP1400.18億元,同比增長6.4%。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2024年邁上6000億元新臺階的惠州經濟,又以強勁發展勢頭迎來新一年“開門紅”,交上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這份成績單不僅反映出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惠州決心,更彰顯了為經濟大省挑大梁作貢獻的惠州擔當,必將為全年經濟保持穩定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注入強大信心。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高質量發展成績單。一季度,作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工業生產快速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6%。從三次產業方面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1.0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723.67億元,增長11.5%;第三產業增加值615.50億元,增長1.4%。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市場消費增速回升,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5.04億元,增長4.0%,比1~2月上升2.8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進出口總額943.76億元,增長8.5%,增速比1~2月上升1.6個百分點。數據背后,是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戰略厚積薄發、廣大企業開拓創新、新消費場景噴涌勃發等各種動能的聚合,是“五外聯動”組合拳、項目建設“穩定器”、營商環境“強磁場”等多方工作成效的集合。事實再次表明,只要保持戰略定力,自覺把惠州的工作放在全國、全省的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政府和市場同頻共振,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大幅提振,我們就能有效克服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和轉型中的陣痛,突破重圍、贏得主動。
開局好,信心才會強;起步穩,后勁才會足。一季度是一年之始,開好局、起好步,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至關重要。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攻堅克難、苦干實干,聚力推動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向好態勢,實現良好開局。當前,外部環境嚴峻復雜,我們更要堅定信心、干字當頭,堅決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更加注重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更大力度調動各方面抓經濟的內生動力,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全力以赴保持經濟穩定向上向好,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經濟大市更要勇挑大梁。讓我們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全面準確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信心決心,改作風提效率、優政策強服務,干字當頭扎實做好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工作,保持經濟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推動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好成績,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努力為廣東經濟大省挑大梁作貢獻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