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厲把“百千萬工程”推向深入
惠州日報評論員
日前,2025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在廣州召開,動員全省上下更加自覺地把“百千萬工程”推向深入,加快形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會上通報了2024年度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結果,惠州獲評“優秀”。這意味著在“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惠州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百千萬工程”作為廣東著力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以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全省全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抓手,意義深遠。全省有122個縣(市、區)、1600多個鄉鎮(街道)、2萬多個行政村(社區),各地自然資源稟賦差別較大,發展基礎不盡相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一直比較突出。而惠州,可謂全省的縮影,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暢通經濟循環,切實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必須面對且無法逃避的一個重大課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惠州發展,2024年專門出臺兩個重磅文件,支持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唯有保持定力、再接再厲,進一步推動“百千萬工程”邁向深入,努力開創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我們才能不辱時代使命,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厚望。
城鄉融合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兩年多來,全市上下緊扣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把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作為有力抓手,以頭號力度實施“百千萬工程”,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激發縣鎮村發展動能、掀起強縣促鎮帶村火熱實踐,從開局起步到加力提速再到聚力攻堅,不斷壯大縣域綜合實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市注冊登記各級強村公司超200家,越來越多年輕人到鄉村創業,惠東、博羅、龍門三縣持續人口凈流入。惠州實踐充分說明:城鄉融合絕非簡單的“向城市靠攏”“城市反哺農村”,而是遵循“對立統一”規律的戰略重構。打破人才、資本、技術等資源要素單向流動慣性,切實走出“重城輕鄉”路徑依賴,構建城鄉雙向互促循環系統,催生新型城鄉文明共同體,我們定將繪就城鄉融合、全域共富的惠州壯麗畫卷。
縣域強則全局興,城鄉融則發展活。當此之時,“三年初見成效”是實施“百千萬工程”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面向未來,深化“百千萬工程”需要更大的歷史耐心與戰略定力。全市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把“百千萬工程”作為關鍵之舉、戰略之舉、務實之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發動群眾、用好市場、因地制宜、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變短板為“潛力板”,不斷厚植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根基,奮力書寫惠州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