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桃花源景區邂逅中秋月
認養一棵樹 贈你一盞燈
志愿者將獲贈的小燈籠掛在了自己認養的樹木上。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在中秋,邂逅詩意桃花源。9月17日中秋之夜,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認養一棵樹 贈你一盞燈”活動在市區桃花源景區舉行。
目前已有293棵樹被認領
巨大又可愛的月球玉兔、喜慶吉祥的燈籠墻……中秋夜的桃花源,流光溢彩,異常美麗。當天,桃花源景區除了感受燈籠秀,還準備了系列中秋主題活動等廣大市民來體驗。在眾多活動中,“認養一棵樹 贈你一盞燈”最受歡迎。
“本次領取的燈籠是我們組織志愿者制作而成。”惠州市手拉手愛心志愿服務隊隊長黃素娜告訴記者,燈籠是利用收集的塑料瓶等材料制作,十余名志愿者在中秋假期到來之前用了兩天空余時間,共制作了300盞,旨在宣揚環保理念,倡導愛綠護綠,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環境。
此前,在惠州新時代文明實踐“認養一棵樹 ‘惠’聚一片綠”活動中,已經有293棵樹被認領。為感謝每一位為愛綠護綠貢獻力量的市民群眾,主辦方開啟了燈籠贈送活動。9月15日至17日,每天早上8時至晚上8時,認養人可憑報名截圖到保安室領取一盞精美中秋燈籠。領取后,可選擇掛在自己認養的樹上或者帶走。活動時間內未領取的燈籠,景區將統一掛在祈福墻上,一同點亮桃花源的夜空,為中秋添彩。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們之前養樹拔草建設桃花源,今天來到桃花源,享受這里的美景,內心覺得非常自豪。”志愿者喬永海說。
當天,新女性(惠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智鎂還帶著自己手工制作的80余個月餅來和志愿者共享。“我也是志愿者中的一員,從惠州開始撿跑,我便參與其中,三年來,撿跑一直是我們堅持踐行和宣傳的一項事業。”薛智鎂說。為了準備這些月餅,她在活動前一天調餡做料,一直忙活到凌晨。“在我心中,志愿者是最可愛的人,我想把我做的月餅,在中秋這樣美好的日子,和志愿者們一起分享。”
認養一棵樹,來當“綠管家”
惠州新時代文明實踐“認養一棵樹 ‘惠’聚一片綠”活動仍在持續進行。此次認養活動屬社會公益性活動,以自愿為原則,機關、企業、社團、家庭及個人均可認領。認養費用和期限為:500元/棵,認養期限5年;1000元/棵,認養期限10年。認養期滿后同等條件下,認養方可以優先續辦同一棵樹木的認養權。款項打入惠州市慈善總會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
各群體或市民在桃花源景區認養樹木后,將獲得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惠州市慈善總會和惠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頒發的認養證書。同時,主辦方將為每棵認養的樹木制作并懸掛專屬認養樹牌,標注認養時間、認養人姓名和寄語,方便游客進一步了解樹木信息介紹。認養人享有優先參與景區后續舉辦的環保公益活動的權利。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