塤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據考證已有7000多年歷史,被譽為“音樂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曾經一度瀕臨失傳,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才被重新發掘。在惠州,有一位用心堅守和傳承這種中國古老民間樂器的人,他就是許弘倫。因為被古塤幽深婉轉、綿綿不絕的聲音深深吸引,許弘倫不僅迷上了古塤,還用他自己的方式,傳承著這種古老的民間樂器,讓古塤在惠州生根發芽、煥發青春。不久前,許弘倫還在福建廈門被選拔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塤傳承人培養對象,成為全國僅有的6位古塤傳承人培養對象之一。
許弘倫在廈門參加古塤傳承人啟動儀式。
15年前結緣 因陶笛愛上古塤
50歲出頭的許弘倫是個理工男,大學學的是物理專業,目前在惠州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下班回到家之后,許弘倫最喜歡的就是吹奏陶笛和古塤。許弘倫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音樂。許弘倫的父親喜歡拉小提琴、二胡等樂器,在這種氛圍的浸染下,他對音樂有一種天然的熱愛。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一首曲子,瞬間迷上了。“這首曲子叫《天空之城》,非常好聽,像笛子又不像笛子,很寧靜、很遙遠、很空靈,非常有意境,令我很著迷!焙髞,許弘倫了解到,這是一位臺灣演奏家用陶笛吹出來的曲子。他開始試著接觸和認識陶笛。后來,他又聽到《故鄉的原風景》及《千年風雅》等陶笛曲,從此對陶笛的熱愛和癡迷一發不可收拾。那段時間,每天晚上,他都是單曲循環陶笛曲,一直到進入夢鄉。
喜歡上陶笛后,他就買來陶笛學習。因為當時在惠州沒有陶笛老師,他上網買來陶笛教程,跟著視頻里的老師一點一點地慢慢自學。憑著專注和努力,他很快學會了吹陶笛。為了提高陶笛演奏技藝,許弘倫不僅通過網上跟名師學習,還上北京拜師學藝,陶笛演奏名家的授課讓他受益匪淺,在陶笛技藝大增的同時,他還通過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的考核,拿到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社會考級陶笛專業指導教師資格證書。
因為學習陶笛,許弘倫慢慢開始接觸古塤、認識古塤、并愛上古塤。他發現,塤是中國的傳統樂器,經過古塤的發展和衍變,才有了現在的陶笛。“古塤與陶笛相比,音色更渾厚、低沉、飽滿,更有韻味。古塤是中國‘純血統’的樂器,承載的是中國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記憶!痹S弘倫說,陶笛與塤的演奏都需要運指、運氣、運舌等方面的技巧,學習吹奏陶笛也為他吹奏古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許弘倫熱愛古塤,立志讓這種古老樂器在惠州傳承發揚。
父子成同門 廈門拜師學習古塤
在許弘倫的影響下,他的兒子也對陶笛和古塤產生了興趣!拔野l現我兒子在這方面還是挺有天賦的!敝,許弘倫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兒子學習陶笛和古塤。沒想到,他的兒子在學習陶笛方面進步神速,僅一年多時間,就在2017年韓國洪城國際陶笛比賽中榮獲中學組金獎,在中國陶笛2017浙江。ㄈ珖┭堎愔袠s獲少年B組(14-17歲)金獎。
許弘倫說,兒子取得的成績讓他很欣喜,為了繼續提高兒子的技藝,他開始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機會,帶著兒子拜訪名師。從2018年初開始,許弘倫帶著兒子到廈門找福建省古塤技藝傳承人、廈門大學古塤陶笛專業老師趙亮學習古塤。趙亮的父親趙良山被譽為中國古塤第一人,趙亮本人在古塤方面也有很高造詣,并在廈門大學開設全國首個古塤陶笛專業,培養中國傳統樂器傳承人。一年多的時間,許弘倫風雨無阻,每逢周末就會帶著兒子去廈門,跟兒子一起向趙亮老師學習古塤演奏。功夫不負苦心人,2019年,許弘倫的兒子考入廈門大學古塤陶笛專業,成了廣東省首位古塤陶笛專業大學生。
許弘倫說,通過和兒子一起學習,他受益匪淺,無論是對音樂的理解還是對曲子的演繹,都提高很大。
說起古塤的魅力,有一件事讓許弘倫非常難忘。有一次在廈門街頭,許弘倫在等兒子的空閑,拿出古塤吹了起來。一個路過的外賣小哥被他吹的塤曲吸引,從小區送完外賣出來,就站在許弘倫身旁仔細聆聽他吹的曲子,聽得非常入迷。許弘倫說,他在街邊吹了一個多小時,這位外賣小哥也聽了一個多小時。期間,外賣小哥的手機響了十幾次,他連看都沒看,很多外賣訂單都沒接。臨走前,這位外賣小哥告訴許弘倫,他自己非常熱愛音樂,喜歡吹葫蘆絲,這次聽到許弘倫吹的古塤,感覺自己被帶到一個很遙遠的地方,仿佛穿越了中國幾千年的變幻滄桑。“這就是古塤,它的淳樸和韻味直擊心靈,很容易打動一個人!痹S弘倫說。
許弘倫自己制作的古塤。
立志發揚傳承 將其當作一生事業
因為熱愛,所以傳承。2018年,許弘倫在高榜山腳下開了自己的古塤陶笛工作室!巴砩匣蛑苣,來高榜山的市民游客很多,我在這里吹古塤陶笛,吸引了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我們的民族樂器!庇幸淮,一對父母帶著8歲的兒子爬高榜山,下來之后,聽到許弘倫的古塤聲,就徑直帶著兒子過來,希望兒子跟著許弘倫學習陶笛和古塤!八麄円患叶紝χ袊鴤鹘y文化有濃厚的興趣,打算讓兒子停掉正在學習的鋼琴等其他樂器,專心來學陶笛古塤,以后可以像我兒子一樣走上專業古塤陶笛的道路!痹S弘倫說,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歡上古塤和陶笛,他很欣慰,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由于客觀原因,一年前,許弘倫把工作室搬到了國華湖畔新城。多年來,許弘倫一直致力中華傳統樂器古塤陶笛的傳承和發揚,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9年1月,他攜陶塤帶領學員一起走進了央視十套《中國影像方志》惠州專題;2019年10月3日,他的陶塤樂團在西湖大劇院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場演出,受到一致好評。2020年,許弘倫的學生榮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之星”展演金獎,他本人也獲得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之星”展演優秀指導老師獎。此外,2020年,還在惠州率先開展了陶笛的民樂教級,為學生音樂美育加分。
許弘倫介紹,據他了解,惠州吹古塤的人還比較少,他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讓更多的惠州人了解中國這種古老的民族樂器,把它發揚光大,不斷提升惠州的文化底蘊。
“帶著陶塤去旅行,做陶塤驢家!边@是許弘倫的微信簽名。塤,已經成為許弘倫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還在職的許弘倫也是單位的骨干,為了不影響工作,學習和推廣傳承古塤陶笛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巴诵菀院,我就一門心思放在古塤陶笛上,把他作為終其一生的事業。”許弘倫說。
文/圖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宮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