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知道惠州有一個機場(平潭機場),其實還有一個未被熟知惠州觀音閣機場。這個機場,是航空愛好者駕駛輕型飛機上藍天攬白云的好去處,是勇敢者飛上數千米高空縱身一躍跳傘的好地方,還是為無人機研發測試提供安全空域的好平臺。據介紹,該機場是珠三角地區唯一擁有高空跳傘項目機場,航空體育項目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比較先進齊全的。
在博羅縣觀音閣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目前機場已有9家航空公司駐場,開展空中觀光旅游、飛行執照培訓、航拍攝影及無人機森林滅火、農業植保、高空測繪等專業航空活動。2020年9月,惠州觀音閣機場經民航中南管理局核準為B類通用機場。機場的建設和發展取得的成果引起各方關注,2020年12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開展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布局規劃調研,就通航機場規劃建設情況專門到觀音閣機場實地調研,擬將觀音閣機場納入省綜合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
機場建在鄉野 飛機國內先進
冬日,陽光燦爛,萬里晴空。觀音閣鎮菱湖村的一片草地里,有一條幾百米的黃色跑道,在綠色的草地上特別顯眼。不是航空業內的人介紹,想象不出在這片美麗的鄉村野外,竟“藏”著一個飛機場,跟我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離跑道旁邊100米左右,停著一輛藍白色的小型飛機,幾個工作人員正做檢查、維護等工作。工作人員介紹,這架飛機造價約1600萬元,可載8人上高空跳傘,起飛只需三四百米,“別小看,它起跑短,載人多,升空高,在國內沒多少同類型飛機比得上它。”
就在飛機旁邊,是聯排機庫,里面停放著十幾架各式飛機。有教練帶高空愛好者飛上藍天的兩座飛機,有意大利產的旋翼機,有斯洛文尼亞產的固定翼“蝙蝠”飛機,有國產輕型固定翼“山河”飛機,還有負責森林滅火、農業植保、高空測繪作業等專業飛機。其中一輛其貌不揚的森林滅火無人飛機,一次能載100公斤水彈,自主飛到森林上空,以紅外引導方式找到火點精準投彈,水彈加上阻燃劑,大大提高滅火效率,減少人員傷亡風險。此無人滅火機正在測試定型中,在全國也是非常先進的。
全省首家航空營地升格通用機場
觀音閣機場負責人汪中云介紹,早在2016年,惠州觀音閣機場還只是航空營地,由惠州市中花航空營地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用于觀光展覽、航模表演以及無人機測試等項目。經過幾年的努力,特別是國家航空政策開放引導以及當地政府的鼎力支持,2020年9月,經民航中南管理局核準為B類通用機場。目前,該機場占地300余畝,跑道長650米、寬60米,配套設施齊全。現有各類航空企業公司駐場9家,其中通航公司3家,航空俱樂部2家,無人機研發企業4家。
據介紹,機場獲批許可證后,惠州觀音閣機場可申請航線,不同的通用機場之間可以實現轉場飛行,為惠州乃至全省的航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和保障服務,特別是為通航企業開展飛行器試飛、發動機試驗等提供機場平臺,助推廣東航空產業發展。同時,該項目將為森林滅火、農業飛播植保、電力高空作業、無人機測繪等專業作業及空中觀光旅游、飛行培訓等航空活動提供服務和其他相關支持,顯著提升通用航空飛行安全保障水平。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觀音閣飛行營地項目是廣東省第一家完全按照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印發《航空飛行營地及設施標準》航管字 『2014』395號的規定興建的飛行場地。目前,又成功升格為惠州市唯一通用機場,同時也是惠州平潭機場軍方訓練的備降機場,綜合訓練空域。經相關部門批準,惠州觀音閣機場飛行高度可達4000米,飛行高度屬全國通用機場前列。
日前,廣東省發改委發布《廣東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提出將在現有9個通用機場的情況下,新建48個通用機場,其中惠州有3個,分別在博羅、惠東、龍門。近段時間,省交通廳和市交通局前往惠州觀音閣機場進行實地調研考察,擬將觀音閣機場納入省綜合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
打造航空高端旅游 建設鄉村振興特色小鎮
據了解,觀音閣機場身兼航空文化、體育、旅游三大功能,是開發航空運動、航空研學、航空文化,打造以航空飛行為核心,整合休閑農業為鄉村振興助力添彩的高端旅游業態,主要服務目標人群包含青少年研學科普,年輕態人群航空體驗,商務人士航空需求。其中,惠州觀音閣機場是珠三角地區唯一擁有跳傘項目的機場。汪中云笑著說,觀音閣鎮黨委政府提出打造高端旅游項目,建鄉村振興特色小鎮,高端首先是“高”,我們機場就是要從“高”字上下功夫,在全國通航機場中占領高地。
近年來,觀音閣黑糖、花生、紫薯、紅瓜子等特色農產品有口皆碑,山里院子、伍號營地、古石龍休閑度假農場、長榮樂園花海等熱門旅游景區更是遠近聞名,特別是知名企業香港榮華將惠州順南食品項目布局觀音閣,普天集團的嶺南荔枝酒觀光莊園項目完工試產,品牌企業將農產品深加工“串珠成鏈”,以“二產”帶動,“一、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良好態勢正在形成。觀音閣鎮鎮長馬藝成說:“博羅地域遼闊、觀音閣空域條件極好,適合發展航空運動、飛行培訓和高端航空旅游產業等。政府將充分用好惠州觀音閣機場的先發優勢,在探索實踐通用機場運營服務的同時,以航空運動引領全域旅游經濟的協同發展。同時,充分發揮觀音閣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把觀音祈福游、“東江畫廊”風光游、馬鞍山“小丹霞”、觀音閣帳篷節、鄉村音樂節等項目更好的整合推廣,以爬山、涉水、飛行,多維度推動觀音閣打造戶外休閑特色小鎮,讓‘旅游+農業’引領鄉村振興,群眾致富。”
文字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家聲 劉 騰
攝影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許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