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譚琳)記者獲悉,市創建“無違”辦日前公布首批“無違建鎮(街)”名單,25個鎮(街)通過市級復審榜上有名。
據介紹,我市于2019年初實施的拆除“兩違”行動,以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重拳出擊,全面拆除存量“兩違”建筑,嚴厲懲處建筑市場領域涉黑涉惡勢力。截至去年底,我市拆除“兩違”建筑超過4000萬平方米,是2013年至2018年拆除總量的近5倍。今年以來,全市拆除“兩違”建筑超160萬平方米,清理騰出土地超106萬平方米。
去年,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全省首次提出“無違建鎮(街)”創建,并探索出“拆違、騰地、理順、利用”一體化治違新模式,實現了“拆違”到“治違”的轉變。按照《惠州市“無違建鎮(街)”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惠州市2020年度“無違建鎮(街)”創建申報驗收工作辦法》,“無違建鎮(街)”創建命名標準分為三個等級,其中最高等級為第一等級“無違建鎮(街)”,創建標準包括“新增管控”“存量處置”“機制建設”“農房建設”“拆后監管”等指標共16項細則,細則詳細到“有無建立無人機監控項目”“宅基地審批管理平臺數據”“對農房建設要實施落實申請審查、批準后丈量、住宅建成后核查三個到場制度”等。同時,“無違建鎮(街)”實施動態管理,年年復審,進行全覆蓋測評。此次創建嚴格按照方案落實獎懲,對創建工作有力、成效顯著的鎮(街)進行資金獎補,對創建進度緩慢、工作效果不佳的鎮(街)進行約談。
據悉,全市76個具有申報資格的鎮(街)當中,去年52個鎮(街)根據實際情況分別自主申報三個等級,申報率68%,其中申報創建第一等級的1個、第二等級的26個、第三等級的25個。50個鎮(街)通過縣(區)初審,市級復審達到命名標準的有25個鎮(街),復審達標率為50%,其中第一等級1個、第二等級11個、第三等級13個。
惠州市首批“無違建鎮(街)”名單
(一)第一等級(1個)
龍門縣1個:藍田瑤族鄉。
(二)第二等級(11個)
惠城區3個:橋西街道、江南街道、橋東街道;
惠陽區1個:鎮隆鎮;
惠東縣2個:高潭鎮、寶口鎮;
龍門縣4個: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地派鎮、龍潭鎮、麻榨鎮;
仲愷高新區1個:惠環街道。
(三)第三等級(13個)
惠城區1個:河南岸街道;
惠陽區2個:秋長街道、淡水街道;
惠東縣1個:九龍峰旅游區;
博羅縣1個:公莊鎮;
龍門縣6個:龍田鎮、龍華鎮、龍城街道、平陵街道、永漢鎮、龍江鎮;
大亞灣開發區1個:霞涌街道;
仲愷高新區1個:潼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