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做好我市國慶黃金周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我市旅游相關公共場所出現聚集性疫情,市衛生監督于2021年9月26—30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旅游相關場所疫情防控衛生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此次行動重點檢查旅游景點、景點內及周邊住宿酒店、車站候車室、商場超市、影劇院等旅游相關公共場所。行動首日,市衛生監督所邱玉群副所長帶隊檢查了我市汽車客運站、西湖景區周邊的商場和住宿酒店,并針對檢查發現不符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單位及時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責令立即整改。下來,市衛生監督所將全面推進專項檢查行動,及時發現疫情防控薄弱環節,堵塞漏洞,并加強對相關公共場所的指導,壓實經營者主體責任,督促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對涉及違法違規拒不整改的,堅決予以立案查處,確保筑牢我市疫情防控網,讓市民過一個安全祥和的國慶。
相關鏈接:
筑牢疫情防控網,旅游相關公共場所應該這樣做
(一)旅游景點(含博物館、展覽館)
1.實行線上分時段預約購票制度,限制游客總人數不超過最大承載量,分時段錯峰入園(館),靈活采取限流措施,避免高峰期游客聚集。
2.把好入門關,進園區前嚴格測量體溫、核驗健康碼,落實與轄區衛健局、疾控中心、定點醫療機構、街道或社區的聯防聯控銜接工作流程和應急處置流程。
3.加強宣傳,引導公眾樹立自己是個人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堅持“口罩要戴、社交距離要留、個人衛生要做、新冠疫苗要種”。
4.加強對景(館)區內衛生間、娛樂設施等的清潔消毒,及時做好垃圾清運。
(二)住宿場所
1.制定疫情防控機制,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2.對全體員工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培訓,適時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員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對員工進行健康管理,堅持每天兩次體溫檢測,掌握每日健康情況和外出動態。積極推動全員疫苗接種,外出返崗前進行核酸檢測。
3.在入口設置體溫檢測點,核驗顧客“健康碼”和“行程碼”,掌握入住前14天健康狀況、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等,并做好登記。加強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客的近期旅居史問詢和健康監測,發現特殊情況及時上報社區三人小組。
4.繼續落實對住宿場所內環境、用品用具、高頻接觸物品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做到用品用具“一客一換”。加強廂式電梯內表面特別是按鍵的清潔消毒,并在電梯內公示消毒情況。
5.加強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管理,確保新風直接取自室外,每周對開放式冷卻塔、過濾網、風口、冷凝水盤等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
6.儲備充足的、合法的、有效的消毒劑、免洗手消毒液等消毒產品和醫用口罩、手套等衛生防護用品,建立產品信息和出入庫臺賬,保存相應的索證資料。
(三)車站(含高鐵站、長途客運站、火車站)候車場所
1.省外發生本地傳播新冠肺炎疫情時,應暫停到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的長途班車和省際包車。
2.嚴格落實進出站場旅客100%測溫、100%健康碼亮碼通行、100%佩戴口罩,規范做好發熱乘客、紅黃碼人員移交工作。
3.加強疏導管控措施,避免旅客滯留和聚集。
4.可以在有直達大巴的車站設置現場核酸監測點,對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現場核酸采樣。
5.嚴格執行候車場所和交通運輸工具清潔、消毒、通風及隔離留觀區設置規定。
6.強化一線工作人員健康管理,推進全員疫苗接種,每日動態掌握健康情況及外出情況。
(四)商場超市、影劇院等通風密閉不良場所
1.按照限流、有序開放的原則,采取分時段預約、限流等方式,按有關行業規定合理控制經營場所內顧客的數量,防止人員扎堆、聚集。
2.對進入密閉通風不良經營場所的顧客和工作人員要求正確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檢測和核驗健康碼,體溫和健康碼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建議及時就醫。
3.各經營場所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指引要求,落實空調、電梯(扶梯)等設施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持大廳、娛樂區域、接待區域、收銀臺、服務臺、衛生間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分類處理垃圾;加強環境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優先選擇自然通風,無法做到的應利用排風扇等裝置加強機械通風。
4.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必接,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鼓勵經營單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通訊員:晏秋紅 溫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