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要以建設優質普惠的農村水利保障網為牽引,夯實鄉村振興發展基礎。在“讓農民喝水更放心”方面,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我市今年累計完成新增保障農村集中供水覆蓋2.3萬人,全覆蓋攻堅行動任務完成率100%,在全省有攻堅任務的13個地級市中第二個完成任務,比省要求的時間(2021年底前)提前近4個月完成,實現中秋佳節前讓農村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惠東平山光明村的村民用上自來水;葜萑請笥浾咄踅 攝
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重點民生項目
打開新安裝的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出……記者日前在惠東縣平山街道光明村看見,一條條嶄新的水管“走進”每家每戶。村民李仕華做午飯用上自來水,他說有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生活過得更有滋有味了。
光明村地處城郊,以往飲用水源主要是山泉水。去年冬今年春出現的干旱天氣,讓村里出現“飲水難”問題,村民只能外出挑水或取用井水。
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性設施,更是農村群眾生活生產的重要保障。年內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作為一項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的重要民生實事,寫入了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入了惠州市“辦實事開新局·十惠行動”重點民生項目。
記者了解到,為使這項惠民工程盡早惠及老百姓,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壓,提出了“一年任務、九月完成”的攻堅目標。市領導多次到一線調研指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項目推進工作,并將“實施農村供水保障攻堅行動”納入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九大攻堅行動”,要求各有關縣區有關部門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切實解決農村群眾的飲水問題。
隨著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的推進,施工單位7月底開始在光明村鋪設供水管網。9月10日,村民們陸續用上了自來水。該村黨總支部副書記陳偉明望著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不禁回憶起以往枯水期時的情景:許多村民靠壓水井取水,費時費力且水質沒保障,F在全新的自來水管網進村到戶,村民們幸福感大大提升。
堅守為民情懷科學統籌推進工程
截至去年底,除惠東縣、博羅縣外,其他縣區均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因此,省下達了惠州“今年新增保障農村集中供水2.3萬人”的硬任務。
今年上半年,極端少雨天氣造成惠東縣、博羅縣不同程度缺水,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各級各相關部門切實增強狠抓任務落實的政治自覺,強化政治擔當,堅守為民情懷,確保群眾早日喝上放心水!笔兴窒嚓P負責人介紹,市、縣兩級分別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并建立以分管領導為召集人、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全市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工作。
工程項目前期工作是制約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因素、關鍵因素。市政府6月印發實施《惠州市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方案》后,市水利局第一時間組織有任務的惠東縣、博羅縣,緊緊圍繞項目審查審批的關鍵環節,制定項目前期工作完成時間表,堅持緊密協作、特事特辦,采取平行、交叉作業的方法,有效壓縮審查審批時限,克服了前期工作審批環節多、耗時長等不利因素,推動項目前期工作步伐提速。
“市、縣兩級圍繞9月底前全面完成的目標,積極謀劃,多措并舉,統籌推進!笔兴窒嚓P負責人介紹,我市以縣為實施單元科學制定建設計劃,把任務細化逐月分解,明確掛鉤領導、責任單位、項目業主三方職責任務,采取“時間倒排、任務倒逼”的辦法和集中召開推進會、協調會、派出技術指導組現場“把脈開方”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無障礙施工。
行政村自然村自來水覆蓋率均達100%
隨著今年農村集中供水攻堅任務的完成,加上此前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農村飲水工程鞏固提升、管網升級改造、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等項目,截至目前,我市行政村、自然村自來水覆蓋率均達100%,農村人口自來水普及率達99.5%,農村飲水水質合格率達95%以上(省定目標為90%以上),有效保障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提升農民生活質量。
“已完成全覆蓋任務的地區,要對照有關要求,查漏補缺,立足長遠,結合當地農村供水現狀和群眾訴求,謀劃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供水規;。”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稱,要進一步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加強工程提標升級,強化日常管理維護,確保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發揮長效作用,讓廣大農村老百姓持續受益。
安全供水促發展,優質服務惠民生。市推進農村集中供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出臺了農村供水宣傳工作方案,將進一步普及水源保護、飲用水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村民愛護農村供水設施,樹立保護水資源、保障水安全的理念,養成正確的飲用水衛生習慣和有償用水的意識,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讓農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用得起、長受益,讓廣大農村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張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