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廣大家庭見賢思齊,推動千家萬戶建設書香家庭。8月27日上午,“書香伴我行 閱讀育家風”2022年“優秀書香家庭”揭曉活動舉行,對2022年優秀書香家庭進行表彰,并舉行“優秀書香家庭”故事分享會,邀請兩組“優秀書香家庭”代表現場分享閱讀感受和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經驗。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婦女聯合會、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超網新媒體有限公司、惠州新華書店有限公司承辦,通過惠州頭條APP直播,吸引10萬人次線上觀看。
小朋友現場表演朗誦。(攝影: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今年7月至8月,市婦聯、市文明辦聯合開展了惠州市“優秀書香家庭”選樹活動,經逐級推薦評選,嚴格審核,認定黃劍輝家庭等10戶家庭為2022年惠州市“十大優秀書香家庭”,劉慶亮家庭等33戶家庭為2022年惠州市優秀書香家庭。
這些獲獎家庭藏書豐富、閱讀氛圍濃郁、家庭學習成果突出、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展示了惠州家庭知書達禮、好學求進的良好形象,是引領和推動全民閱讀、創建學習型家庭的榜樣。
經驗分享
趙玉柱家庭: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志,增長才干;幫助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趙玉柱家庭就是這樣優秀的書香家庭,每年閱讀量穩定在120本左右,家庭藏書6400余本,家庭成員都喜歡讀書。
趙玉柱小學就養成了閱讀習慣,“最開始看《水滸傳》連環畫,然后到處找書看,還迷上了武俠小說。讀得多了,自己也開始寫,初中時在周記本上寫武俠小說,總共寫了10多萬字。”正是對文學的熱愛,趙玉柱走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他是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讀者》雜志社特約作者,撰寫了大量文學作品,隨筆集《我的廿四書》入選了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創作了長篇小說《一路向西》和散文集《塵寰中的瓦窯坡》,其中《一路向西》還獲得了惠州市2021年度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創作扶持。“對于喜歡的書,一定要多讀,《水滸傳》我目前讀了七八遍,每一遍感受都不一樣,會有各種新發現。”
趙玉柱愛讀書,也影響帶動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剛開始和孩子共讀一些簡單書籍,讀完后,可以互相設置問題。互動多了,興趣也就上來了。等孩子稍大一點,你可以引導他記日記,不要怕記成流水賬。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引導他精讀一兩本名著。”培養了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為孩子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巫桂珍家庭:閱讀開拓孩子眼界
“從兩個孩子幾個月大開始,我就抱著他們看色卡、認物的書。”巫桂珍是一名英語老師,她從小就喜歡看書。成為老師后,她通過書本點亮孩子們的夢想。
在家里,巫桂珍很重視親子閱讀,“孩子接觸的世界有限,我們就想通過書本,帶孩子們看更廣闊的世界。”從一起翻看色卡、認物的書、繪本,書的選擇也隨著孩子們的興趣和年齡發生改變。每天睡前是一家人最珍視的親子閱讀時間,“哥哥現在長大了,都是自己閱讀。弟弟雖然也能獨立閱讀,但我們還是會一起看書,有時他讀給我們聽,有時我們也會輪流讀,主要是享受共讀的樂趣。”
在閱讀書籍的選擇上,巫桂珍的愛人廖欽祥表示,給孩子挑選書籍,他們有幾個原則:挑選經典書籍,讀經典可以讓孩子更高效地吸收營養;從簡到難、由淺入深,孩子的年齡和閱讀內容沒有嚴格的對應;在適當的環境中放手讓孩子去挑選書籍,比如圖書館和新華書店的書籍;找到興趣點,持久的閱讀興趣大都來源于書籍的“有趣”,有趣跟有用并不對立,讓閱讀成為他快樂的源泉。
“從小父母就陪伴我看書,在書本上接觸到了很多有關音樂、繪畫、國學以及科學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開拓了我的眼界,激勵我不斷努力進取。”在父母的引導下,廖奕博成長為一名十分優秀的少年。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王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