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卡塔爾世界杯激戰正酣,產自大亞灣洲明科技大亞灣科技園智能制造基地的超大LED顯示屏為球迷們呈現精彩時刻;來自仲愷的偉樂科技運用新的網絡傳輸技術把賽事傳輸到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成為賽事全程轉播的“主力隊員”……
今年以來,面對“三重壓力”和超預期因素沖擊,惠州這座萬億工業大市科學做好“雙統籌”,堅定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等落地落實,工業生產取得較快增長。11月29日,市統計局發布《2022年1-10月惠州規模以上工業生產運行簡況》顯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9183.28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增加值2000.86億元,同比增長8.2%,增幅居全省第2位。
35個大類行業中有26個實現增長
近日,惠州再有4家企業入選廣東省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至今累計入選企業已達25家,將共同參與我省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各項行動,獲取智能制造政策資訊、公共平臺、技術、供需對接、展會、人才、金融等資源支撐。這是我市工業持續加速制造業智能化變革的一個縮影。
統計數據顯示,在持續釋放政策效應的影響下,我市工業經濟大盤頂住壓力實現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1879.86億元,增長8.4%;規模以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112.96億元,增長0.8%;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8.04億元,增長106.4%;
在產的35個大類行業中有2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達到74.3%。其中,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貢獻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7.2%、4.6%和95.4%,分別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5、1.6和1.3個百分點,貢獻率分別為67.1%、20.1%和16.1%。
“2+1”產業中石油化工產業增長18.6%。1~10月,電子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52.95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2.6%,增長4.6%。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完成增加值638.96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1.9%,增長11.8%。生命健康制造業完成增加值38.96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9%,增長11%。
先進制造業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66.2%
在高技術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方面,數據顯示,1~10月,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779.92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為39%,增長7.5%,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個百分點,貢獻率37.2%。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25.02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為66.2%,增長10.4%,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7個百分點,貢獻率81.8%。
分企業規模來看,1~10月,全市規上工業大型企業完成增加值1136.36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6.8%,增長10.8%。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313.39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5.7%,同比增長9.8%。小微型企業完成增加值551.11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7.5%,增長2.5%。
分經濟類型看,內資企業貢獻率87.7%。統計數據顯示,1~10月,我市規上工業內資企業完成增加值1175.5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8.7%,同比增長13.1%,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個百分點,貢獻率87.7%。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418.37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0.9%,同比增長25.5%;私營企業完成增加值457.58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2.9%,同比增長8.3%。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825.36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1.3%,同比增長2.2%。
分銷售情況來看,1~10月,規上工業銷售產值8696.8億元,增長10.7%。其中,內銷產值6516.11億元,增長12.3%,占銷售產值比重74.9%。出口交貨值2180.69億元,增長6.3%,比銷售產值增速低6個百分點,占銷售產值比重25.2%。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惠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