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堅定制造業立市不動搖,加快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產業綜合實力。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積極運用供應鏈金融扶持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發展。
“智造之光”金融服務推介會暨產學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日前舉行,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中國建設銀行惠州市分行在活動中宣布,將深化政銀合作,助力惠州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根據協議,未來5年,我市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專精特新”企業將注入3000億元“金融活水”,助力惠州打造制造業強市。
◆力度大
未來5年每年提供600億元融資支持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當前,廣東省正大力培育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推動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省工信廳、建行廣東省分行已達成政銀合作協議,未來5年,建行廣東省分行將向全省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給予6000億元融資支持。
惠州是一座制造業城市,進入“十四五”后,惠州將加快塑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優勢,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形成局部領先優勢,發展壯大生命健康產業,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
日前,市工信局陸續印發3項加快發展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惠州將以建設“全國5G泛智能終端和零配件制造基地”為目標定位,力爭成為國家重要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產值規模超過6500億元。
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制造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此次市工信局與建行實現戰略合作,是在省工信廳、建行廣東省分行合作基礎框架內達成。接下來,雙方將進一步優化政銀合作平臺,持續強化信息共享和政策協同,不斷搭建特色金融產品服務平臺,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全市工信部門將通過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營造優質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據悉,此次市工信局與建行惠州市分行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是去年雙方合作的良好延續。去年疫情期間,雙方合作設立了總額達30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專項貸款”,支持7184家企業獲得融資貸款,有力保障了全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新一輪合作啟動后,在未來5年,惠州戰略性產業集群和“專精特新”企業可獲得總額3000億元即每年600億元融資支持,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
◆服務優
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根據雙方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工信局將積極推進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工作,建行惠州市分行將作為市工信局在戰略性產業集群領域開展政銀合作的重要銀行機構。
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推進全市工信部門和建行惠州市分行轄內機構建立政銀合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和政策協同,在政策、平臺、產品、服務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持,滿足全市相關企業融資需求。
全市工信部門將加強對戰略性產業集群及“專精特新”相關企業進行扶持,比如對企業建設重大項目、技術改造、上云上平臺、數字化轉型升級等,按規定給予支持,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認定獎勵和貸款貼息等。
建行惠州市分行將推出專屬政策,包括專項貸款規模保障、提供最優惠利率、提高中長期貸款比重、建立快速審批通道、減免費用等。同時將打造專屬服務平臺,推出專屬產品體系,全方位滿足戰略性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自身經營周轉、并購、轉型升級等多種資金需求。
建行惠州市分行負責人表示,本次合作將結合省工信廳與建行廣東省分行聯合推出的“智造之光”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結合惠州“十四五”規劃布局,進一步發揮“智造之光”在加快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3+7”產業園發展等方面的推動作用,通過創新“七智七+”產品體系,為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近年來,建行惠州市分行大力發展科技金融,不遺余力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近三年就對實體經濟提供授信支持超1000億元,累計投放600億元,并成立專家團隊在產品設計、平臺搭建、服務渠道等方面進行優化升級,助力惠州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全市對制造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據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惠州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959.4億元,同比增長50.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4.4個百分點,全年新增制造業貸款320.9億元,相當于全市過去十年新增制造業貸款總和。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劉乙端 通訊員李睿 楊若晨 郭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