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周智聰 駱國紅)2021南國書香節暨第十一屆惠州書展活動的本地作家讀書分享會環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曾志平給大家分享了他多年的創作經歷、對東江客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創作《東江客家文化魂》一書的經歷和心得體會。
本屆書展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曾志平。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東江客家人有強烈使命感
曾志平是龍川通衢玳瑁山下人,東江客家人。說起創作初衷,曾志平說,客家文化研究的論著可謂汗牛充棟,鐘文典主編的《客家區域文化叢書》涉及世界各地,客家文化遍布中國江西、廣東、廣西、福建、香港、臺灣等地和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但還沒有一部論述東江客家文化的專著,因此我要創作著書《東江客家文化魂》。”曾志平說。
曾志平認為,東江客家文化的“魂”,用土話說,就是“硬頸”,堅持到底,甚至不惜殉道。東江客家人自尊自強,有強烈的使命感,為實現目標敢于血拼殉道,比如惠州“七女湖起義”等。“東江客家文化在新時代也有助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因對客家文化的推崇,曾志平創作了不少表現東江客家人文特征的文學作品,去年9月出版的《東江客家文化魂》獲得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80歲仍筆耕不輟
曾志平曾是文學青年,參加工作后愛上寫作,創作出版《企業成功的軌跡》《CEO的情商與謀略》,還在《惠州日報》刊登連載130多篇。曾志平的作品從實際操作出發,很適合改革開放初期創業創富者的需要,成為當時的暢銷書,實現較好的社會效益。
后來,曾志平又先后創作了長篇小說三部曲《六如軒》《六如臺》《六如亭》、詩集《足跡》、散文集《商道真經》等,至今共創作出版發行10本書,共約200萬字。作品有突出表現東江客家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作為和擔當精神的長篇小說,有創業創新創富的散文集,有詩歌集,有地方文化研究性質的學術散文集等,廣受贊譽。“這些都是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服務。”曾志平說。
曾志平已經80歲,仍筆耕不輟。“老有所依,寫作文學作品,讓我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曾志平說,他正在創作《澄懷觀道——弘傳統 強自信》一書,講述道路自信、道理自明和道法自然,闡述弘揚傳統,增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