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 賀小山 特約記者彭冬婷)4月12日,博羅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在龍溪街道召開,總結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鄉村振興工作。這既是向全縣人民宣示縣委、縣政府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決心,也是向各級各部門發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員令。
環境整治
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升級版”,著力建設精美農村
據介紹,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博羅不斷加大“三農”工作力度,全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創建,全縣343個行政村2934個村民小組全面達到干凈整潔村的標準,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
記者從會上獲悉,在人居環境整治中,各鎮(街道)高度重視,全力做好美麗鄉村建設。柏塘鎮黨委書記陳湘說,2018年以來,該鎮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截至目前,全鎮下轄36個村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19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均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會議通報了人居環境整治存在的不足和短板。“盡管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與群眾期盼還有不小差距!睍h提出,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位置來抓,充分學習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人居環境整治的不足要在一個月內整改見成效。”會議提出,要補齊短板,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升級版”,著力建設精美農村。接下來,該縣將繼續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和“四小園”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試點工作,從典型示范向面上整治鋪開,連片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挖掘本土文化資源,讓鄉村留住鄉愁。把拆舊拆違作為農房管控、風貌提升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改變有新房沒新貌的狀況,連線成片打造一批農房風貌提升示范帶。把圩鎮納入整治考核范圍,重點對圩鎮周邊和城郊結合部開展集中整治,確保與行政村同步達到干凈整潔標準。
如何加快人居環境整治步伐,確保工作成效?會議提出,群眾是主體,也是最終的受益者,要想方設法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要解決好“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多渠道籌措資金,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力度。
龍溪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易彬說,龍溪將加大投入力度,在上級配套資金的基礎上,全年再配套至少2000萬元作為鄉村振興專項經費給各村開展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和項目建設。同時,加快項目建設,重點在龍溪街道結窩村、埔心村、長湖村、球崗村建設和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綠化、硬底化、亮化、美化項目。
產業振興
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實現鄉村業態多元化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須先振興。博羅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發展現代農業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接下來,該縣將把保障糧食安全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結合起來,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動博羅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扎實推進精準產業化。發揮74家農業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等項目的聯農帶農作用,高水平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格局體系。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規模種植和精深加工,積極扶持一批規模化農產品種養基地,不斷優化綠色農產品種植比例和結構,努力打造更多優質綠色農產品品牌。加強對產業植入進行統一布局、統一謀劃,大力挖掘鄉土文化,打造更多精品農村休閑旅游帶,積極探索“產業+旅游”“企業+村集體+村民”的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子,實現鄉村業態的多元化。比如,扶持部分特色村創建一批3A景區村,發展鄉村旅游;挖掘古村落的傳統文化,促進鄉村旅游;挖掘紅色文化,帶動鄉村旅游;支持發展特色民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府是主導,農民是主體。該縣還將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努力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不斷夯實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