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入選廣東新型城鎮化第二批試點
將細化人口市民化、特色產業培育、公共服務升級等核心建設任務
航拍博羅縣城。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日前,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第二批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22個縣(市)作為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第二批試點縣(市),博羅縣位列其中。
去年推進52宗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建設
據介紹,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博羅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城市品質持續提升。2024年,博羅扎實推進52宗縣城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近64億元。縣城“老城區新活力·提品質補短板”“4+2+N”古城改造項目初見成效,累計完成投資5.9億元;革命演講舊址改造、金銀湖水上連廊已完工,葫蘆嶺停車樓主體封頂,葫蘆嶺周邊連接道路基本拉通;投資13.2億元、長約46公里、橫跨5個鎮街、將惠及80多萬群眾的縣城供水源水輸送工程項目動工。投資3.17億元的四角樓片區綜合整治二期及人行天橋、金龍大道四角樓高速出口跨線橋已完工,四角樓遺址公園加快建設。羅陽小金配套污水管網完善建設二期工程、龍溪污水支管網工程建設基本完成。
根據《通知》,試點地區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量身定制建設方案,細化人口市民化、特色產業培育、公共服務升級等核心任務,打造可復制推廣的改革樣本。地級市層面將配套專項政策,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省級部門重點在土地、資金、人才等領域創新支持機制,加速形成“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新型城鎮化路徑。“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生活的環境更好、品質更優、功能更全、更有幸福感,就是真正傾聽群眾呼聲,回應人民關切。”博羅縣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以“繡花”功夫和匠心精神推進縣城和各鎮區街道公園、商業配套、停車供水等建設,進一步提升縣城和圩鎮的品質,讓博羅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路平敞亮、業興綠美、安全踏實的環境變化,享受城市的美好。
全力提升城市能級和空間環境
2025年,博羅將堅定不移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全力提升城市能級和空間環境。其中,推動縣城提質升級。提速梅花工業園、江南片區、四角樓片區發展,推動訊碩增資擴產等項目完工,加快訊宇達等項目建設。推進縣城“老城區新活力·提品質補短板”“4+2+N”古城改造工程,力爭縣城老中醫院片區配套提升等10宗項目年內完工。推動縣城供水源水輸送工程項目年底完工通水。新改擴建、提標升級縣城市政道路77條;打通原羅陽一中周邊道路、梅花工業園9號路至中部通道、橫湖里、光明橋等斷頭路橋。完成藤嶺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同時,加快建設縣域副中心。錨定珠江東岸創新產業高地、引領區綜合服務中心和現代化生態智慧城市標桿的定位,完善縣域副中心規劃,實現與羅浮山片區產業聯動、功能互補。加快起步區建設,穩步推進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博羅實驗學校、黃巢墩大道等“十個一”項目建設。完善服務配套,積極引進商業綜合體、產業鄰里中心、活力低碳辦公街區等項目落地建設。
與此同時,完善交通網絡。力促惠河高速改擴建工程今年通車。推動G324線博羅青塘至增城交界段改擴建、韶惠高速楊村北互通立交等項目加快建設。完成柏塘鎮白嶺村至橫河鎮花園村等道路建設,加快濱江西路等內聯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從莞高速園洲南互通立交工程、石洲大橋等融深融灣、連莞聯穗的外通路橋建設。打造羅浮南藥、特色山茶主題高速服務區。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