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博羅縣觀音閣鎮南村村的天藝藍莓莊園內,沉甸甸的藍紫色果實如繁星般綴滿枝頭,在暖陽下泛著誘人的光澤。自5月1日開園以來,該藍莓園在“五一”小長假迎來客流約600人,營收約23萬元。小小的藍莓果“甜”了農戶的腰包,“火”了鄉村的假日經濟。
藍莓園為觀音閣鎮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600畝預計產4萬至5萬公斤鮮果
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走進藍莓園,清甜的果香撲面而來,那是成熟藍莓特有的芬芳。放眼望去,成片的藍莓植株整齊排列,枝頭的果實挨挨擠擠,有的已經完全成熟,呈現出深邃的藍紫色,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誘人;有的則半青半紫,還有的只是小小的花苞,蘊含著無限生機。
果園內,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藍莓。他們頭戴遮陽帽,手指上戴著柔軟的指套,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植株之間。“采摘的時候要輕拿輕放,不能損傷果實,也不能碰掉旁邊的花苞。”一位經驗豐富的工人一邊熟練地采摘,一邊向游客傳授技巧。只見他們的手指在枝頭輕輕翻動,遇到成熟的果實,便用指腹輕輕一捏,果實便乖乖地落在掌心,放入隨身攜帶的籃子中。
工人在包裝藍莓。
“我們采用原生態種植方式,實行水肥一體化灌溉,這樣培育出來的藍莓基本沒有病蟲害。”藍莓園負責人周贏站在田間,看著眼前的豐收景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據他介紹,今年是該藍莓園掛果的第3年,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藍莓樹已經進入盛產期,600畝預計可產出4萬至5萬公斤鮮果。
據了解,今年該藍莓園將以入園采摘為主打模式,游客們可以走進田間,感受大自然的饋贈。“歡迎大家前來采摘游玩,我們種的是南高叢藍莓,花青素含量較高,還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A級認證。”周贏熱情地向廣大游客發出邀請。
藍莓綴滿枝頭。
二期擬建深加工生產線
接下來,該藍莓園將充分結合觀音閣鎮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通過產業化運營和精深加工技術,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產業效益。“我們二期計劃投資建設藍莓生產線,專注于藍莓凍干和藍莓速溶粉的深加工。”周贏介紹,項目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屆時將對藍莓進行深度開發,生產出更多高品質的藍莓深加工產品。
從田間到舌尖,從鮮果到深加工產品,這片藍莓園正描繪著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近年來,觀音閣鎮依托藍莓等農文旅與大健康產業,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觀光旅游,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產業升級的不斷推進,這片藍莓園將為觀音閣鎮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動力,讓藍莓這顆“甜蜜果實”真正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致富密碼”。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王開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