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即是海景,項目建成之后,不僅有觀景碼頭,小區還提供游艇出海等配套服務……”在霞涌街道,一中介機構為更快成交,夸大項目配套附加值,導致開發商因虛假宣傳被嚴厲處罰。
為規范房地產市場,大亞灣先試先行,在全市率先實行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推進廣告發布和商品房合同買賣規范指引工作,突出“上工治未病”,織密惠企引導服務網、保護群眾權益網,在市場監管體系中探索新模式,讓市場監管變成服務,為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預先審查減少購房糾紛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科的辦公室內,主任科員邱偉東正忙著給房企提供合同與廣告一對一指導服務,自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實施以來,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
去年9月,西區街道一樓盤因買賣雙方支付違約金標準不對等的問題被下令整改,得益于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實施,這一“消費者逾期付款時間短、支付違約金標準高;開發商逾期交付時間長、支付違約金標準低”的違規合同并未流向市場。
據悉,除了指導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外,對開發商指定的合同規范進行預先審查服務,同樣承擔著維護開發商合法權益的功能。“還好有職能部門給我們做指導,不然這損失就大啦。”1月16日下午,惠州市金樾實業有限公司的王小姐在進行合同廣告預先審查時說,她所在樓盤的合同規定,開發商延期交房最高將按照總房款的20%賠付給業主,而業主若沒有按照約定時間支付房款,最高僅賠付未付款的5%,這樣的賠付比例有失偏頗。
邱偉東說:“我們一直秉著替房企把關、為群眾排雷的準則開展預先審查服務,只要是出現對企業或是消費者不平等的合同條款,我們都會直接指出并要求整改。”事實上,自2019年5月實施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以來,大亞灣多家房企及時修正了合同格式條款與廣告,避免了因霸王條款、違規廣告遭到處罰。同時,健康有序的房地產市場也為消費者的購房權益提供了保障,消除了合同糾紛、虛假宣傳等現象給消費者造成的困擾。
業內人士楊俊說:“實施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不僅可以大幅度降低未來發生合同糾紛的可能性,對當地房地產經濟健康發展也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楊俊從事房地產行業已有12年,他說,“如果我們企業合法競爭,其他企業通過違規操作搶占更多市場,長此以往,還有多少企業會真正用心做好項目呢?”
據介紹,近年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加強行政指導、開展實地巡查督導、出臺指導性意見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實施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是對企業的行政指導,更是對房企和群眾的一種服務,避免房企以身試法,避免虛假宣傳、合同違法對消費者造成的侵害。在積極提供服務的同時,我們還將對違法廣告、霸王條款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
當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通過落實廣告行業“雙隨機”年度抽查,開展房地產廣告專項整治行動等舉措,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廣告違法風險治理。2020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閱房地產樓盤廣告58份,指導整改廣告問題96處,查處房地產廣告案5宗,罰沒88.7萬元;收閱合同78份,指導整改問題條款385條,查處合同違法案件4宗,罰沒2.6萬元。
出臺指引規范房企廣告和合同
近年來,大亞灣區將國內相關法律法規與地方實踐經驗結合,在全市率先出臺《大亞灣區房地產廣告發布規范指引》《大亞灣區商品房買賣合同規范指引》,通過列舉案件查辦和送審材料中曾出現的或常見的違法用語,“全浸式”地教育引導房地產企業避免踩雷,讓企業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大亞灣區房地產協會會長譚建文說,相關指引的出臺,可以幫助企業更清晰地明白廣告文案與合同應該怎么撰寫,有助于行業提高法律意識,讓房地產市場更為規范。未來,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夠進一步推動行業預防教育工作,開展相關講座、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市民郭延川說,過去,他僅僅認為類似“30分鐘抵達深圳福田區”的廣告并不科學,但并不清楚該類廣告屬于違規行為,他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為大亞灣區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社會治理新格局奠定基礎。
據介紹,為避免出現合同違法行為或產生購房糾紛、訴訟等問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通過房地產協會、中介協會等組織,倡導房企加強行業自律,正確使用商品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進一步規范該區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制式。
知多點
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
2019年5月開始,大亞灣在全區實行房地產廣告合同預審服務機制,為房地產企業提供房地產合同與廣告指導服務。即在企業出臺房地產合同與廣告之前,職能部門幫助企業及時修正合同格式條款與廣告,避免因霸王條款、違規廣告遭到處罰。與此同時,進一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避了合同糾紛、虛假宣傳等現象給消費者造成的困擾。
來源:惠州日報
文: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