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頭金灣社區黨員“回家”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170余名黨員納入7支服務隊
金灣社區“回家”黨員為社區兒童上手工課。
“回家”黨員加入友鄰服務隊發揮一技之長,化身“樓棟鄰里長”解鄰里糾紛……金灣社區是澳頭街道一個中心社區,轄區現有16個小區,常住人口1.6萬多人。金灣社區黨總支以“黨員回家、服務萬家”為抓手,凝聚居住在各個小區的“回家”黨員力量,創新服務形式,讓“回家”黨員點亮萬家燈火,共同書寫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新篇章。
入網入格入隊發揮技能特長
“孩子玩得很開心,希望社區多開展類似的活動!”日前,在金灣社區“興趣課堂不打烊·黨員服務在身邊”周末興趣班上,大亞灣區實驗學校兩名“回家”報到黨員為社區近30名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手工扭扭棒課,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們也很開心。
金灣社區黨總支通過設計“回家”黨員報到專屬二維碼,讓“回家”報到的黨員掃碼并在線填寫個人專業技能、可服務時長及個性化服務標簽。如今,到該社區“回家”報到的黨員已有170多人,他們身懷策劃、羽毛球、書法、聲樂等20多類特色技能。
收集好“回家”黨員的技能特長,金灣社區黨總支將他們入網入格入隊,納入愛心幫困、調解議事、應急救援、心理健康、綠美環保、居家護理和宣教文體等7支專項友鄰服務隊。“‘回家’黨員加入各服務隊后,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C位’。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啟動應急響應,隊長就地組織參與應急突發事件處置。”金灣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胡麗花介紹。
比如,大亞灣區實驗學校有48名黨員在金灣社區“報到”,他們從今年4月起在社區開設“興趣課堂不打烊·黨員服務在身邊”周末興趣班,為孩子們提供藝術、音樂、語言等多樣化學習機會,營造快樂成長的社區環境;區人民法院退休庭長到社區“報到”后,開設調解技能提升培訓講座;中山一院惠亞醫院“回家”黨員開展送醫上門活動;燃氣公司“回家”黨員為居民檢修燃氣、認領“微心愿”;區公共建設項目事務中心“回家”黨員牽頭修建學校門前道路,讓孩子上學無憂……
獨居老人有人探望、突發困難有人響應、安全隱患有人排查——有了“回家”黨員的加持,友鄰服務隊活躍在金灣社區各個角落,讓“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煥發出新時代光彩。
化身樓棟鄰里長為民解憂
“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金灣社區積極發動“回家”黨員通過亮身份、作表率,擔任“樓棟鄰里長”,化身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目前,該社區共在金灣花園、天悅龍庭、合和人家、荃新時代4個小區先行開展“樓棟鄰里長”工作,動員黨員、志愿者和社會組織骨干成為“樓棟鄰里長”,其中擔任“樓棟鄰里長”的“回家”黨員有11人。
“樓棟鄰里長”擔任帶頭示范員、民情信息員、應急處理員、矛盾調解員、政策宣傳員這“五員”角色,從政策宣傳到需求收集,從矛盾調解到幫扶關懷,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傳遞溫度。如區城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員丁海燕主動擔任金灣花園樓棟鄰里長,積極通過所在四級聯戶樓棟群收集小區存在問題和居民需求,并組織召開議事會,推動解決小區人行通道開通、墻面脫落、商鋪裝修安全及噪音擾民等問題。
胡麗花介紹,目前,金灣社區已制訂《金灣鄰里長實操手冊(試行)》,并準備了包括志愿者馬甲、筆記本在內的“樓棟鄰里長”工作包,規范“樓棟鄰里長”服務;定期召開鄰里議事會,黨員與居民圍坐一堂,暢談停車管理、環境整治、設施完善等身邊事,以民主協商凝聚共識。同時,年底還評選“回家黨員之星”“年度先鋒鄰里長”,納入黨員積分制考核,優先推薦評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廖苑 陳卓 楊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