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亞灣西區街道第三屆全民健身節暨親子趣味馬拉松活動現場,市民陸彩鳳手握完賽獎牌難掩興奮之情。數據顯示,本屆賽事報名通道開放僅8秒,240組家庭名額便被一搶而空,活動熱度持續攀升。
這一現象既折射出全民健身節火爆出圈,同時也是全民健身意識日益增強的生動寫照。自2024年6月國家衛健委聯合多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以來,西區街道融合“全民健身”與“親子互動”理念,通過常態化開展武術、籃球、太極拳、廣場舞等20余項賽事及培訓項目,將運動基因植入居民的生活日常。
活動現場。
大型賽事添彩,常態化活動浸潤日常
“提前將全家信息錄入手機,掐著秒表蹲守開搶時刻!”來自河南的吳亞賓扎根大亞灣十余年,是馬拉松愛好者,連續3年搶位早已成為家庭固定節目,“就想讓孩子感受百人同跑的熱烈氛圍,趣味馬拉松活動雖然不是專業賽事,但這種鄰里齊參與的煙火氣,對小朋友的感染力遠超想象。”吳亞賓說。
“你家孩子報的是青少年籃球班還是武術啟蒙班?”“我家老爺子正為老年太極拳賽加練呢!”菜市場里、涼亭樹下,這樣的對話已成為西區街道居民茶余飯后的日常。西區街道文旅事業部部長黃小華介紹:“一方面,我們通過常態化舉辦太極拳、廣場舞等體育賽事,既為居民搭建競技展示平臺,又激發大家參與日常運動的動力;另一方面,在暑假期間聯合區武術協會、籃球協會等社會力量開設青少年公益運動培訓班,由專業教練指導武術、球類等課程,增強青少年體質,緩解雙職工家庭的托管壓力。”
既有大型賽事添彩,又有常態化活動及培訓班浸潤日常,“家門口”的健身場地也逐漸豐富起來。住在海惠花園小區的劉先生對“家門口”的健身場所如數家珍:“小區門口就有籃球場,文化站里有健身房、乒乓球室,羽毛球場館的選擇也多。”
政企攜手激活體育經濟新生態
西區街道全民健身節暨親子趣味馬拉松已連續舉辦三屆。3年來,活動人氣持續攀升,吸引了寶礦力水特、蕓端健身會所等10余家企業以資金贊助、獎品支持等形式參與。這正是街道探索構建的“政府引導、企業支持”可持續發展模式——通過品牌活動搭建政企合作平臺,既為賽事注入長效動力,也助力企業精準觸達目標客群。
寶礦力水特惠州區銷售負責人蔡鑫透露,企業連續兩年贊助為借力本土體育IP提升品牌認知度。蕓端健身會所益田店店長于奔奔則直言“雙贏效應顯著”,通過向參賽者贈送健身卡,門店私教課程咨詢量在賽后一周內增長30%。
據了解,第三屆全民健身節贊助金額占比達活動總經費的9成。政企資源整合不僅覆蓋了賽事運營成本,更推動全民健身節逐步形成“賽事引流—企業反哺—服務升級”的良性循環,為區域文體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