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街道 龍光“未來社區”瞄準居民需求推服務項目
2個月營收翻倍
“社區大多數居民都是老年人,可以推出助浴、助潔等服務……”今年6月,大亞灣開發區西區街道龍光社區“未來社區”長者之家正瞄準居民需求探討新項目。這種持續創新的活力,展現了大亞灣區首批“未來社區”試點的探索實踐。據了解,該社區項目依托“市場+公益+低償”模式和“志愿積分兌換低償服務”激勵體系,吸引眾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務,以精準服務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
“以前每年只來住三五次,現在基本定居了!”社區志愿者楊樹青道出了眾多“新移民”的心聲。她不僅欣喜于“未來社區”的落地,更感受到共建家園的空前熱情。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該社區志愿者人數增長超20%,市場化經營項目兩個月實現營收翻倍,交出了社區治理可持續發展的亮眼答卷。
低償服務受居民歡迎
龍光社區“未來社區”試點工程包括打造幸福食堂、長者之家、婦幼之家、文藝之家4個服務站點,構建“全齡段多站點綜合式”服務體系。其中,幸福食堂自開業以來,成為居民日常用餐和聚會的熱門選擇。居住在龍光城、工作在深圳坑梓的周軍輝是這里的常客。“錯過公司飯點就到這里吃,比外賣健康。”他對食堂的環境、價格和設施贊不絕口,“公司團建也會叫上同事來這里聚餐。”
記者了解到,該食堂每餐供應不少于43道自助菜品,并針對青年、老年群體提供精細化服務。幸福食堂負責人何仔程介紹,在實現米飯軟硬度個性化調節的基礎上,食堂近日還新增湘菜、川菜等特色菜式。“在市場化運營模式下,我們通過不斷創新服務滿足居民需求。”何仔程表示,食堂采用“普惠+特惠”模式:60周歲及以上惠州戶籍老人可享市級政策專項就餐補貼,非本市戶籍的60歲以上長者也同樣享受每餐95折普惠優惠。
今年4月起,長者之家、婦幼之家、文藝之家開始探索低償服務項目。長者之家負責人學佳介紹,這類項目通過較低的價格滿足居民服務需求,同時實現機構自給自足。目前長者之家盡管營收尚未完全覆蓋成本,但短短兩個月內營收翻倍增長,接待人流量更是增長兩倍以上。“對我們運營方來說,有收入就意味著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學佳表示,旺盛的人氣是實現服務良性循環、最終走向自給自足的關鍵基礎。目前,團隊正積極開發如社區團購、親子研學等居民需求的低償項目,力求實現居民、運營方與社區的“三方共贏”。
志愿積分體系撬動居民參與熱情
隨著低償項目陸續開發,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日益高漲。“既能當志愿者助人為樂,又能體驗社區的收費項目。”志愿者唐群是龍光社區志愿隊伍的新成員。他分享道:“我現在主要參與長者之家的接待和保潔服務。接下來,我打算用志愿者積分兌換優惠券,親身體驗下這里的理療項目。”
龍光社區黨支部書記許靈元介紹:“自低償項目啟動兩個月來,社區志愿者新增120余人,人數增長超20%,總人數達到637人。”這一增長背后,社區建立的“志愿積分兌換低償服務”激勵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體系允許居民通過參與社區發布的志愿服務活動獲取積分,所獲積分可兌換為電子消費券,在社區服務項目中通用,可根據不同項目減免相應比例的費用。
接下來,龍光社區將依托這支日益壯大的志愿者隊伍,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許靈元說:“鄰里鄉親最知冷暖需求。我們將引導更多志愿者加入網格員隊伍,通過嘮家常、日常走訪等形式深入了解居民需求,解決問題,不斷增強居民的幸福感。”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