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陳少駒 通訊員鄭逸弢)2月4日“小年夜”當晚,惠城區橋東街道一場別樣年味的線上迎新春聯歡會,在社區鄰居APP平臺上線。線上聯歡會的節目都是居民們自編、自演、自錄的,既避免了疫情期間人員聚集風險,也為佳節增添了喜慶祥和氛圍,整場活動有超過12.6萬人次參加。
“云春晚”節目錄制現場。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陳少駒 通訊員鄭逸弢 攝
據悉,自2018年起,橋東街道每年都會舉辦“社區春節聯歡晚會”,是社區里的“民”星節目,大家聚在一起演節目、看演出,熱鬧迎新年,但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演出計劃不得不暫停,很多居民表示可惜。
如何保證“民”星節目不泡湯?橋東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鼓勵外來務工人員留惠過年,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通過在社區鄰居APP平臺舉辦一場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題的社區“云春晚”,讓鄰居們云上相聚。
橋東街道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橋東作為互聯網+商創小鎮,結合5G技術的發展潮流組織了本次的“云春晚”。“云春晚”以弘揚主旋律、表達真善美、宣傳正能量為目的,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平安、喜慶的春節氛圍,通過文化活動聚人心、促和諧。
記者了解到,今年“云春晚”活動共有100多名社區居民參與、表演了17個節目。為了提高晚會質量,上月以來,橋東街道組織居民演員在東坡祠、合江樓、東江沙公園以及各社區文體廣場等地排練、錄制,通過在這些群眾熟悉的地標式建筑表演節目,一方面展示了橋東文化魅力,另一方面也密切了與群眾的感情。
“晚會節目一點都馬虎不得。我們自己負責拍攝,一個節目至少拍3遍,如果角度、音樂、光線出錯,就要重錄。”橋東街道文化站站長劉慧萍表示,社區春晚是例牌節目,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大家十分重視節目錄播的細節。
考慮到老中青少等不同群體的喜好,“云春晚”設置了舞蹈、合唱、武術表演、古箏、鋼琴獨奏、親子走秀等各類表演,全部由街道文體團隊自編自導自演,主題包含歡慶佳節、祝福祖國、抗疫故事、防疫知識等,社區“民”星登臺亮相,正能量滿滿。還有社區黨總支書記上臺講東坡故事、宣傳防疫小知識,既有文娛內容,也有科普知識。
“今年我們響應‘就地過年’號召,雖然不能和親人團聚,但在惠州也一樣能感到家的溫暖。”觀看直播的網友kk在網絡評論區留言說。
宅家過大年,云上看春晚。“‘云春晚’給了我們展示風采的舞臺,每個節目都讓人意猶未盡,這樣的線上聯歡會形式真不錯。”家住東湖社區的劉均大爺收看直播后,連連為“云春晚”點贊。
此外,“云春晚”活動中,還可以為居民喜歡的人氣節目投票、抽紅包、送祝福;橋東人大代表們揮毫送春聯,讓有需求的居民“線上報名預約、線下分流領取”。在1個小時的晚會中,社區鄰里在直播間互動頻繁,紛紛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熱熱鬧鬧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