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江北和上排、文頭嶺、河南岸后,7月12日,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第三批道路臨時泊位收費路段,從7月15日起,橋東、橋西、下角、水口等4個片區70條道路共計3136個泊位開始實施收費,至此,惠城中心區三環內全部路段和部分三環外路段的臨時泊位實施收費政策。
今年3月15日,惠城中心區道路臨時泊位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于江北街道率先實施。根據停車供需狀況、交通擁堵狀況以及道路的繁忙和空閑時段,我市對惠城中心區的道路臨時泊位實施差別化管理:即以三環路為界分為一類區域和二類區域,其中,三環路以內為一類區域,因其車位需求相對緊張,實行較高的收費標準;三環路以外的部分為二類區域,其車位需求相對寬松,實行較低收費標準。
這當中,又有43條老舊小區路段被列為特殊路段,繁忙時段收費標準最高,但夜間免費時間最長,以推動繁忙時段的車輛快進快出,減輕交通壓力。
泊位實行動態管理,今后經核定新增泊位自動列入收費范圍,不再另行公告
記者留意到,此次發布的收費路段既有一類區域(三環內)路段,也有部分二類區域(三環外)路段,其中二類區域的有下角片區的永通路,水口片區的民生路、湖濱路、德政東三路、德政東一路、三環東二街、三環東一街。至此,惠城中心區三環內全部路段和部分三環外路段的道路臨時泊位實施收費政策。
橋東、橋西片區老舊小區較多,道路狹窄但停車需求旺盛。記者留意到,此次公布的道路中共有30條道路被列為特殊路段,包括橋東的東坡路、東湖六街等11條道路,橋西的南直街、南壇北路等14條道路,以及下角的慈云路等5條道路。這些特殊路段的臨時泊位免費時段為19:00-次日7:30,免費時間比其它路段提前2個半小時。
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這也是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的最后一批收費路段。據介紹,道路臨時泊位實行動態管理,具體泊位以市交警支隊核定為準。今后經市交警支隊核定新增的道路臨時泊位,一并列入道路臨時泊車收費范圍,不再另行公告。
收費后,泊位周轉率由2.2次/天提高至6.94次/天,八成訂單為免費訂單
實施道路臨時泊位收費是為進一步提高市區道路臨時泊位周轉率,滿足短時停車需求,緩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至今,收費政策實施已將近5個月,其實際效果如何?
據惠州交投智慧停車投資有限公司提供數據顯示,自3月15日起,江北、上排、文頭嶺、河南岸等4個片區共101條路段先后實施收費后,道路臨時泊位周轉率由2.2次/天提高至6.94次/天。
據介紹,至7月初,系統內已完成停車業務的訂單有315萬筆,平均每天訂單3.64萬筆,其中在首免30分鐘及夜間免費時段發生的免費訂單252萬筆,平均每天訂單2.91萬筆),占總訂單的80%;需收費的訂單63萬筆,平均每天0.73萬筆。
“收費后,路邊空置車位比收費前明顯增加,停車難題得到較大改善,較好地解決了部分車主長期占用道路臨時泊位以及路邊‘僵尸車’的問題。”上述負責人說道。
“實施收費后,像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等以前很難找到停車位的地方也比較容易找到位置停車了。”市民陳先生同時認為,當前惠州的臨時泊位收費標準較高,希望政府部門開展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適度調整收費標準。
記者了解到,市民可以登錄市發展和改革局網站查詢具體收費路段和泊位數量。需要提醒的是,車主們需在“惠州泊車 惠泊車”微信公眾號、“惠泊車”APP或者支付寶小程序“惠泊車”綁定車牌號碼,即可在車輛進入及離開收費泊位時收到短信提示,并在手機上完成支付停車費用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