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暴雨給農村的灌溉渠排水帶來考驗。在汝湖鎮黃埔村,由于年久失修,該村的灌溉渠內雜草、淤泥積存嚴重,部分渠段出現不同程度破損,影響排水暢通。每到汛期,由于排水不暢,該村兩三個村小組的農田都會被淹,給村民田間勞作和生活帶來較大影響。而今年進入汛期以來,隨著近期該村灌溉渠的修整,這一狀況正在改變。
黃埔村灌溉渠的修整現場。
日前,汝湖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該鎮對全長2.5公里的黃埔村蝦村小組灌溉渠及兩側破損道路進行徹底整治修復和清淤疏浚,讓灌溉渠重新暢通,恢復排水和灌溉功能,解決村民盼望的心頭事。
“渠道修好了,周圍的環境也變好了,以后不用擔心下大雨時水排不出去把田淹了!”近日,在汝湖鎮黃埔村,過往村民看到村內修葺一新的灌溉渠,十分高興。
“整個工程總投資約25萬元,四五臺挖掘機同時啟動、有序施工,不到20天便已完工,趕在這次的雨季來臨前正式投入使用。”黃埔村黨支部書記張周國說。清整后的排洪渠現已正式投入使用,兩側破損道路也已修整完畢,準備以后建成美麗廊道,將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據悉,該民生項目的實施也實現了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為村內600余畝基本農田的灌溉排洪提供了保障,惠及250戶左右村民群眾,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
據介紹,為從百年黨史中不斷汲取強大奮斗動能,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汝湖鎮黨委通過實地走訪,收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黨的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民生事業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共同營造出學黨史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素質,辦實事竭誠為民解憂的良好氛圍。
文/圖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蔣媚欣 劉曼瑤
一審:艾良華 二審:洪東晗 三審:羅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