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區多元共治推進垃圾分類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共建美好家園
“分”出生活新時尚 踐行文明新風尚
“垃圾分類實施后,小區越來越干凈,很開心。”家住惠城區江北街道嘉和名苑小區的黃女士說,這一年,從一開始搞不清楚垃圾怎么分類,到如今每天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她樂在其中并時常給鄰居分享經驗。
2020年,惠城區初步形成了“分步實施+宣傳培訓+投收運處過渡”的大分流、小分類模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惠城區緊緊圍繞“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分類體系,實現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70%以上”的工作目標,全力提升覆蓋范圍、完善體系建設、提升分類效果,并全力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多元共治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據惠城區分類工作專班數據顯示,全區日產生活垃圾2000余噸,其中廚余垃圾量200噸,日均減少生活垃圾處理量近300噸,先期減量率達到17%。其他垃圾進行資源化再利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委托有資質專業機構處理,垃圾日產量增長呈現明顯減緩趨勢,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惠城區家庭廚余垃圾分出率、生活垃圾減量率等重要指標快速提升,市民踐行垃圾分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初步養成。垃圾分類已成為惠州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一個生動縮影,見證著城市文明的提升。
市民現場玩垃圾分類游戲。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藝明 攝
創標兵
打造一個復制一批以點帶面提升分類效果
“垃圾分類是否到位,住宅小區是關鍵。”惠城區城管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今年惠城區發力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效果,通過開展創建標兵單位活動,采用定時定點定人督導的“三定一督”模式,落實專(兼)職督導員上崗,重點提高廚余垃圾分類精準度。目前有84個小區成為創建標兵單位,通過打造一個復制一批,形成由點帶面的帶動效應,提高群眾知曉率、參與率。
作為創建標兵單位的嘉和名苑小區,每天早晚7時~9時,物業組織保潔員、小區保安在生活垃圾分類桶點,對居民投放的垃圾進行檢查并指導分類。“一開始居民對廚余垃圾分類懵懵懂懂,經過這段時間不斷指導,不少居民分得越來越準確了。”惠城區江北街道有關負責人說,惠橋社區還在該小區開展“我是小小志愿者,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活動,組織青少年向小區居民派發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冊。
另一家創建標兵單位——合生上觀國際小區通過借鑒廣州成熟經驗,在小區設置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并購置垃圾運輸車,不僅為垃圾分類實現了基礎硬件配置,還構建了小區內的垃圾分類收運鏈條,不少小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
同時,結合社區自治主導、創新分類方法等形式,在橋東街道和平直社區、橋西街道橋子頭、江北街道望江社區等老舊街區內街小巷,實行上門搖鈴分類收集模式,安排車輛每天定時進行收集,改造配置12輛上門分類車輛,破解老舊街區“布桶難”問題,有效提高分類效果。
為提高創建標兵單位分類效果,惠城區采取日常督查和掛點督查方式,并對物業小區實施垃圾分類以獎代補方案,督促住宅區物業公司全面完成垃圾分類投放設施標準化建設。
為了培養青少年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推廣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知識,2021年7月30日,惠橋社區開展“我是小小志愿者,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活動。
勤宣傳
分群體分行業分效能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培訓
1年多來,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聚焦城市社區,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有效媒介和載體,不斷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同時,惠城區通過開展“五進”活動,大力普及垃圾分類基本知識,分群體、分行業、分效能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市民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已初步養成。
惠城區江南街道海富閣小區從去年10月1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以來,該小區的廚余垃圾投放準確率一直超過90%,這得益于該小區業主的主動自發參與。
海富閣小區業主委員會代表、黨員吳恩光是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牽頭人。去年知道小區馬上要開展垃圾分類后,結合他在上海參與垃圾分類的經驗,他主動提議每家每戶在廚房放置兩個垃圾桶,一個專門裝廚余垃圾、一個裝其他垃圾。每天晚上,由小區保潔員定時上門收廚余垃圾及其他垃圾。為了讓業主更快地了解、掌握垃圾分類方法,該小區業委會給每家每戶發放了紙質倡議書和一個帶蓋的廚余垃圾桶。“經過大半年的垃圾分類,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環境衛生比以前好很多了。”吳恩光說。
在江北街道碧水灣小區,一批退休黨員成為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宣傳員、服務員、聯絡員。他們主動入戶,零距離宣傳,分類別引導,介紹垃圾分類的技巧和意義。同時,為每戶居民家庭量身打造綠色知識“大禮包”,解鎖綠色生活小常識,真正讓垃圾分類入人心。
細檢查
“常態檢查+專項執法”抓細抓實垃圾分類
隨著《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惠州生活垃圾分類步入法治時代。
惠城區城管執法局在今年3月組建專項執法組,牽頭緊盯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收運、處理等重要環節,分階段、有側重開展專項檢查執法,對拒不履行垃圾分類法定責任、拒不整改的單位,按照《條例》規定,從嚴進行處罰,為落實垃圾分類提供保障。
接下來,根據《條例》規定,區城管執法局將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統籌部署生活垃圾分類、餐廚垃圾等常態檢查執法行動,組織專項執法組或專業力量,按步驟、分階段、有重點地對市內物業企業、餐飲市場和學校醫院持續開展執法檢查。重點針對收集容器配置、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收運管理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建立垃圾分類工作臺賬制度,提高監管執法實效,確保垃圾分類工作做實、做細。下一步,區城管執法局將繼續以“常態檢查+專項執法”的形式,不斷推動垃圾分類有效落實,使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區得到“擴面、規范、提質”。
此外,惠城區實行分組掛點督查街道,全面推進落實督查片區工作,實行分組包干、全程跟蹤、全面督查,定點定人在基層一線推進落實,促進垃圾分類全覆蓋。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通訊員容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