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中心區規范停車秩序聯合整治行動讓市民收獲更多“小確幸”
還路于民 還景于人
8月26日,惠城中心區規范停車秩序聯合整治行動啟動,對車輛占道亂停放、侵占公共空間設置停車場等問題開展整治。行動由惠城區政府、市公安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市交通投資集團等多個部門組成聯合整治組,對惠城中心區10個重點區域開展聯合整治,重點解決違規停車泊位、違規地鎖,侵占公共空間、非法圍蔽設置停車場等問題,將人行道“還路于民”,營造高品質城市公共空間,讓市民收獲更多“小確幸”。
工作人員在市區河南岸部分路段設置防違停路樁。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攻堅重點
整治三類侵占城市公共空間行為
8月26日下午,在市區河南岸沙梨園附近,數十臺小車占據了人行道。由于人行道長期被機動車停放占用,許多地面出現破損,嚴重影響市民出行。行動中,多部門聯合出擊,全力推進區域治理,構建全面共治、源頭防治、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城區環境。
在交警的指揮下,違停小車陸續駛離。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在人行道路口設置止車桿,防止機動車再次停放在人行道、公共空間。河南岸街道工作人員走訪周邊商鋪、居民,宣傳相關政策規定、法律法規,引導市民停車入庫、入格。
出門就遭遇攔路虎的,還有市區河南岸銀嶺三橫街周邊的居民。記者看到,不少私家車成排停放,將人行道占去一大半;有的商鋪店家直接將車橫停在人行道上,霸占盲道,行人無奈只能在機動車道上借道行走。當日,聯合整治組勸離了人行道上的私家車,并同步在人行道出入口設置止車桿。
文明見于細節,城市管理中的每個細節,都關系到群眾日常生活的安寧與舒心。為繼續提升出行安全水平,確保街道秩序井然,此次惠城中心區規范停車秩序聯合整治行動,主要針對惠城中心區部分機動車輛亂停放較嚴重的主次干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相關區域的城市公共開敞空間,包括江北、河南岸等10個惠城中心區重點區域。
整治行動包括整治占用市政道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停放車輛的行為;未經批準、擅自侵占城市公共空間破壞綠地、停放車輛的行為;未經批準、擅自劃定和設置圍蔽物、搭建構筑物等侵占城市公共空間行為。
接下來,聯合整治組將聯合行動,以集中整治和日常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全天候聯合執法巡查,嚴格查處機動車、非機動車違法停放行為及蓄意破壞人行道設施等違法行為,清理違法停放在人行道的“僵尸車”。通過日常管理與突擊整治有機結合,將整治違法停車行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優化提升
對公共區域進行復綠修繕
“公共空間的品質是美麗城市基礎。整治行動將與‘凈化城市公共空間’行動有機結合。隨著聯合整治行動的推進,將不斷騰出公共空間,接下來計劃重新劃分人行區域,并對公共區域進行復綠及修繕,還景于人、還景于城。”市城管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城市花園小區居民陳女士對“凈化城市公共空間”行動帶來的變化感受頗深,她每天要帶著小孩到馬路對面的商圈購物。“以前我們出門走到文昌一路時,其中一段人行道十分狹窄,推著嬰兒車十分不便。”如今,經過改造,狹窄的人行道“蛻變”為寬1.8米的瀝青非機動車道,道路周邊的綠化也進行了升級,這里已成為居民休閑散步的首選地。“事情雖小,但出行舒適度、生活幸福感卻大大提升了。”
“我們將秉承精雕細琢的理念,繼續對城市公共空間因地制宜開展微改造。”市城管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由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對缺失、損壞的人行道物防隔離設施和禁停標識進行修復和補充設置;另一方面,由市交通投資集團制定道路升級改造建設方案,會同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對已損壞的綠植、城市公共區域進行復綠和修繕,并結合實際規劃新建綠化帶、景觀樹木、止車石等較為美觀的分隔物,提升城市品質。
整治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惠民為落腳點,關注市民需求、順應群眾期待,針對市民關心的停車費問題,整治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市交通投資集團出臺優惠政策,根據不同區域智慧停車場的實際情況實行“一場一策”,通過加強與周邊商戶合作、降低收費標準等方式不斷提高停車場使用率和車位周轉率。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