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惠城區水口街道以頭號工程力度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圍繞經濟產業發展、征地拆遷、典型村培育、鄉村綠美建設等重點任務,統籌謀劃、精準發力,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釋放城鄉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
迎難而上、頂壓前行,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水口街道緊扣經濟增長這一核心目標,突出第二產業龍頭帶動,深挖第三產業發展潛力,持續深化“精準服務”工作理念,通過擇優配強經濟團隊、加強業務指導、加大走訪服務企業力度等舉措精準把脈、靶向施策,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以產業之“進”支撐經濟之“穩”。
今年一季度,水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6%,增速排名全區第1位,總量排名全區第3位,有力助推全區實現經濟“開門紅”。
水口美麗圩鎮客廳投入使用。
重點項目保障有力
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全線完成交地
水口深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全力以赴做好土地收儲、項目征拆、施工保障等工作,為園區建設保駕護航。近年來累計完成簽約土地約12090畝。
其中,水口江濱路(堤路結合)工程、水口大道北段、馬水路(一、二期)改擴建工程、聯發東路、紅嶺三路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全線完成交地,1號公路(惠霞高速)、水口沿江路二期碧道工程、新聯路征地拆遷工作也在加緊推進,為進一步完善地區交通網絡,打通城市發展動脈夯實基礎。
與此同時,全力推進東江灣產業園項目土地收儲工作,累計完成惠城東部汽車產業園、柏爾地塊、華城綠谷、力王高科、高盛智谷、聯創三金、樂庭、金四象等30多宗企業用地清場、交地,有力保障了東江灣產業園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城市品質提檔升級
系統推進安全隱患整治、內澇治理
水口街道持續踐行“建管并重、精細管理”原則,對已投入使用的綠美生態小公園、美麗圩鎮客廳、兒童友好公園、種子樂園等民生項目實施常態化養護管理,鞏固建設成果。
今年,水口街道有序推進雨水管網建設項目一期(水口片區)、新民排渠流域及洛塘渠流域排水管網完善項目、洛塘渠育才路及惠龍東路橋梁項目、東江灣產業園新聯路基礎配套設施項目、惠城東江工業園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等政府投資項目。
這些項目建成后,有助于街道系統推進安全隱患整治、內澇治理,提升人居環境與生活品質,改善園區整體形象,為市民營造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鄉村集體經濟壯大
17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比增47.8%
黨建引領凝聚生態建設合力。水口黨工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構建“黨建+生態”共建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四旁”“五邊”綠化美化。
街道通過開展空間騰挪行動,整合邊角地、閑置地等130畝實施見縫插綠,累計投入資金134.62萬元,種植苗木3.14萬株,綠化總量位居全區前列。
典型培育提質增效促振興。加大轄區內市容市貌環境巡查和整治力度,常態化做好人居環境保潔工作,扎實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累計完成農房美化改造320余棟。下源村電商物流樞紐工程主體竣工,聯和村青塘湖公園已啟動項目前期工作。
探索村集體經濟壯大路徑,通過資產盤活、產業融合、投資增值等多元模式,2024年推動17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新增約550萬元,同比增長47.8%。其中,有7個行政村跨越30萬元大關,形成“強村富民”的良性發展格局。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干部全員下沉“信訪微治圈”
社會治安明顯好轉。構建“1+24+126+N”信訪網格服務體系,推動干部全員下沉“信訪微治圈”。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
精神文明煥發新貌。圍繞文明實踐與移風易俗,今年以來開展“傳承好家風移風易俗樹新風”“非遺傳承添活力”等文明實踐系列活動80余場,進一步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黨的建設持續加強。深化“黨建+治理”模式,組建黨員應急突擊隊12支,360人次參與防汛救災。開展“黨員包片聯戶”行動,班子成員帶隊檢查企業230家次,整改隱患185處。通過開展“黨員回家、服務萬家”、關愛服務、延時服務等活動,推動轄區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構建起“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黎華容 通訊員李文娣 溫偉成 陳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