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惠東縣全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縣城街頭“紅綠藍黑”分類垃圾桶已成為一道新的風景線。據了解,惠東縣環衛事務中心專門設立了“工程建設和垃圾分類部”,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今年以來,該縣投入600多萬元,完善各類垃圾分類設施。同時,在開展政府機關、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公園廣場、中小學校等各種類型示范點建設,完成縣城大件垃圾委托處理工作的基礎上,推進餐廚垃圾的委托處理和加快焚燒發電三期項目(協同處理餐廚垃圾)建設。
加快推進平山大嶺示范片建設
今年6月13日,惠東縣在縣城文化廣場舉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啟動儀式。現場,物業公司代表宣讀了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到會的相關單位領導、工作人員、環衛工人、居民群眾在橫幅上簽名,全面拉開了惠東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序幕。
“現在就連小孩都知道生活垃圾要分類投放了。”家住惠東縣城建設路的黃女士說,近年來,惠東縣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后,街頭垃圾分類箱也越來越多,街頭巷尾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也多了,“現在不主動進行垃圾分類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為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縣環衛事務中心專門設立了“工程建設和垃圾分類部”。在前期廣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五進”宣傳和互動式推廣活動。今年以來,該縣投入600多萬元,在縣城建設200個集分類宣傳和分類投放實用功能于一體的生活垃圾分類亭,600多套(2400多個)與“小分類”相對應的生活垃圾分類桶,新裝1500個垃圾分類果皮箱,購置14輛方向式自卸垃圾運輸車和230輛環衛工人小型保潔車。
在開展政府機關、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公園廣場、中小學校等各種類型的示范點建設,完成縣城大件垃圾委托處理工作基礎上,該縣推進餐廚垃圾的委托處理和加快焚燒發電三期項目(協同處理餐廚垃圾)建設。此外,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轉運和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在牽頭部門的組織下,落實分類工作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條管理,加快推進平山、大嶺示范片的建設。
該縣還積極利用樓宇廣告、戶外LED屏、媒體等平臺加大垃圾分類宣傳,截至目前,在各廣場、各大商超、大型社區、機關單位、企業、鄉村等累計發放和張貼海報1.4萬張,發放宣傳折頁9000份、宣傳冊9000本、宣傳扇子2000把、環保袋6800個、四色垃圾袋3000份、圍裙1500件,以及其他獎品1500份。利用惠東電視臺播放垃圾分類MC動漫視頻,商場戶外LED大屏循環播放垃圾分類公益廣告6960次,梯廂電視終端布點40座樓宇,410部電梯循環播放垃圾分類公益廣告及快閃285萬次,不斷提高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投放的準確率、參與的積極性。
將加大垃圾分類終端處理設施建設
垃圾分類除了“分類”之外,垃圾的收運和處置也是重要一環。據介紹,接下來,惠東縣將按照縣《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的垃圾分類設施配備數量,盡快完成分類設施統一采購工作。根據試點區域各類生活垃圾的產生量,配備分類運輸車輛。合理確定收運頻次、收運時間和運輸路線,做到“日產日清”。積極爭取項目,或是利用招商引資方式,加大該縣垃圾分類終端處理設施建設。
惠東縣還將進一步做好居民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實現垃圾分類由理念到意識、由意識到知識、由知識到行為、由行為到習慣的轉變。推動垃圾分類知識進社區、進村宅、進學校、進醫院、進機關、進企業、進公園,大力普及垃圾分類的科學知識,營造“以參與垃圾分類為榮、以準確分類為榮”的濃厚社會氛圍。
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的設施建設、收集轉運處置、宣傳發動等方面投入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并積極向省、市爭取垃圾分類相關資金。引進第三方服務公司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制定縣城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從制度上規范管理垃圾分類工作。制定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采取日巡查、周檢查、月考核、年評比的形式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各單位年終績效考核掛鉤,根據年終考核結果,對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單位,視情況倒扣年度績效責任制分數,并對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實行約談、通報批評。
執法方面,該縣將強化執法處罰,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指導,促進企業、個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以罰促改、懲教結合,提升有效參與度,推動垃圾分類執法進一步常態化、制度化,使垃圾分類更加深入人心。此外,繼續深入開展打擊跨區域非法傾倒固廢物體專項整治行動。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藍菲斐 通訊員葉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