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賽道上演“速度與激情”
平山街道融合“體育+文旅+生態”走出鄉村資源轉化新路子
2025年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廣東·惠東站)在平山街道碧山村舉辦。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攝
近期,不少市民在惠東縣平山街道園嶺社區九文屯一巷看到,工人正在安裝路燈。附近居民告訴記者,該路段此前沒有路燈,夜晚出行存在安全隱患。為此,園嶺社區在園嶺東街、園嶺南一巷、九文屯一巷、園嶺東四巷等路段新裝31盞壁掛式LED照明燈,照亮居民回家路。
惠東縣平山街道始終將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作為孜孜追求的工作目標,上述工作正是該街道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圍繞“三年初見成效”目標要求,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平山街道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城鄉綠化美化亮化;打造典型示范項目,全力推動碧山村“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將碧山村打造成精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以項目攻堅為抓手,加快縣惠佳盛食品有限公司預制菜食品加工廠、賜辰農場等工業項目建設,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風貌升級
鎮村顏值品質雙提升
今年春天,平山街道碧山村古祝山大片盛開的黃花風鈴木與獨特的漢字文化、傳統客家圍屋等景觀交融,吸引眾多游客,掀起一股鄉村旅游熱潮。近年來,碧山村積極推進“百千萬工程”,提升鄉村風貌,整合自然景觀與文化資源,打造出特色鄉村旅游景點。
今年以來,平山街道緊扣“鎮村顏值品質雙提升”目標,以農房風貌整治、鄉村綠化、環境綜合整治為主線,推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聚焦環城南路、環城北路、陳塘村到碧山村等沿線房屋,扎實推進農房品質提升工程,扮靚城鄉“第一視覺窗口”。同時,堅持“見縫插綠、全民參與”,統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工程,累計新種苗木8503株,覆蓋廣汕公路、環城西路、高速鐵路“四沿”重要節點以及村莊“四旁五邊”等重點區域。推進碧山村“美麗庭院”建設,對接惠東縣女企業家協會(計劃投入10萬元),以“小庭院”撬動“大生態”,進一步提升鄉村生態顏值。深化農村和商圈環境治理,推動環境面貌從“干凈整潔”向“長效保持”升級。
平山街道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綠化美化亮化”有機結合,未來將加快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進度,力爭9月底前完成農房風貌提升驗收,推進“四沿”道路綠化美化。同時,加快小菜園、小果園、小公園等建設,就地取材“變廢為寶”。
平山街道計劃8月啟動縣道819路光明村路段3.3千米和鄉道720坣陂村路段4.2千米路燈安裝(預計11月完工),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力爭全面消除裸露地、衛生死角,深化“門前三包”“垃圾清運”等長效機制,強化對商圈內亂擺亂賣、違規廣告招牌、隨意張掛宣傳品、市容環境衛生、隨意傾倒固廢、跨門店經營等問題的整治,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確保成果長效保持。
典型培育
碧山村畬族特色村寨打造完工
4月19日~20日,2025年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廣東·惠東站)在平山街道碧山村大湖洋畬族村民小組舉辦,吸引來自全國各地17支專業車隊及300多名選手參賽,在畬鄉賽道上展現了一場速度與毅力的較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獨具少數民族風情的體育盛宴。
高落差的地形和深厚的畬族文化底蘊,為舉辦山地自行車賽事提供了絕佳舞臺。賽事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推動當地體育賽事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為“百千萬工程”發展注入新動能,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觀賞到頂級體育賽事。
碧山村是“百千萬工程”首批省級培育典型村之一。近年來,平山街道以“一中心三主題”發展模式,把碧山村大湖洋村民小組打造成以畬族文化為亮點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依托民族特色村寨資源優勢,建設畬族文化廣場、文化長廊、環境景觀等。同時,畬族民居房屋外墻采用民族元素進行彩繪,進一步保留畬族居民的文化特色。打造“美麗鄉村走廊”,以大湖洋村民小組畬族風情為起點,以光明村為終點,途經陳塘村、坣陂村,以點帶面、串珠成鏈,推動碧山村打造成一個精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畬族村落如何落地頂級體育賽事?這得益于平山街道聚勢改革,創新“體育+文旅+生態”融合模式。以綠美生態自行車賽道為紐帶,聯動碧山村畬族文化、碧山茶業等特色資源,通過舉辦國家級賽事引流,打造“畬語茶香、騎行小鎮”品牌,實現“人氣聚、產業興、村民富”。賽事舉辦期間,該村接待游客2萬人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村民增收,為鄉村資源轉化提供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未來,平山街道將持續推動碧山村農文旅融合,通過引進第三方投資運營企業,連片開發畬族特色文旅,打造系列主題區域景觀。
產業發展
工業項目農文旅融合雙輪驅動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平山街道堅持“產業為核”,圍繞“大抓產業發展”任務目標,以工業項目和農文旅融合為雙輪驅動,推動產業動能加速釋放。
工業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惠東縣惠佳盛公司預制菜項目4月開工,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5億元、年稅收約2000萬元;賜辰農場項目完成備案,計劃9月投產運營,投產后年交易額預計達30億元;惠州市同信生鮮物流有限公司畜禽加工冷鏈物流中心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年底完成一期廠房投產。
同時,平山街道在農文旅融合方面也邁出新步伐。以碧山村至光明村“美麗鄉村走廊”為載體,五大標志性工程有序落地,推動“美麗資源”向“經濟資源”轉化:高質量打造一個精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一個助農服務中心(預計9月運營)、一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西拓生豬產業園預計9月底驗收)、一條綠美生態自行車賽道、一條美麗鄉村公路。同時,縣道819光明至陳塘段路網提升工程已完工,光明村、坣陂村路燈安裝項目正在推進,村莊亮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為農文旅融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接下來,平山街道將加快工業項目建設。完成“碧山茶”品牌形象設計,推出2款新包裝產品。今年上半年已組織直播帶貨10場,持續打通用活電商直播平臺,推動品牌觸網出圈。加強助農服務中心、西拓生豬產業園運營籌備,夯實服務城鄉的前沿陣地,探索建立起覆蓋全程、形式多樣、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助農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和豐富城鄉居民生產生活需求。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余素橋 通訊員鐘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