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惠陽區淡水街道全員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全力戰疫,活用科技手段實現智能防疫,督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堅守基層,為遏制疫情蔓延、鞏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貢獻了淡水力量。日前,惠陽區淡水街道獲評“惠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典型代表”。
做到“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去年2月下旬,時值節后返程高峰,大量外來人員返惠,基層疫情防控面臨著新壓力。惠陽區淡水街道在嚴格落實好“一拖三”措施(即每一名重點人員落實三名管理服務人員管控)的同時,率先使用“電子封條”設備,運用物聯網技術動態掌握居家隔離人員的實時情況,從而大大提高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效率。
在運用高科技手段智能防疫的同時,淡水街道堅持“隔離病毒不隔離愛”,三人排查小組人員(村、社區干部、一村一警、醫務人員)始終耐心為居家隔離人員做好思想工作和宣傳解釋,主動了解他們的訴求,幫助代購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資,以細致貼心的服務贏得群眾對疫情防控的理解和支持。
為了更加精準開展防疫工作,淡水街道委托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開展疫情智能外呼業務。通過疫情篩查智能外呼平臺的應用,快速掌握重點人員信息,了解其前往疫區情況、疫區親友來訪情況、居民身體情況,并以此為依據,精準落實臨時觀察、核酸檢測和隔離等相應措施,及時筑起“防疫墻”,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淡水街道還上線“群防群控”疫情期間人員出入管理系統,通過掃碼進出物業小區,自動識別疫情防控重點人員,確保防疫工作可控可溯。
讓黨旗飄揚在戰“疫”一線
黨旗所指,行動所向。按照“讓黨旗飄揚在戰‘疫’一線”要求,疫情期間,淡水街道在星河社區、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伯恩精密(惠州)有限公司和定點酒店等重點區域成立了4個應急點臨時黨支部,由來自街道班子成員、干部職工、村社區和派出所的共計53名黨員組成,為精準管理和精細服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充分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淡水街道對在疫情防控一線中敢擔當、善作為、有實績的優秀黨員干部,精準考察識別及時培養重用。疫情期間,火線提拔1名表現優秀的執法隊隊員為副隊長,大大激勵了一線黨員干部的士氣和斗志,并吸收歐玉生等9名優秀分子入黨,充實防疫一線先鋒力量,強化黨員先鋒模范引領作用。
確保常態化精準化智能化全面化防控
疫情防護不能松懈,企業復工復產也要有序進行。2020年3月初,在惠陽淡水街道,無論是小區門口、高速路口還是集中隔離點、企業復工復產聯防聯控點,總能看到一個個身著“淡水巡防”黃馬甲的身影,他們是淡水街道一線防疫工作人員,群眾眼中的“守護者”。
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情況,淡水街道及時調整防控思路,轉變為常態化、精準化、智能化、全面化防控,在轄區內織密全域網格化疫情防控網。轄區內共有180多家企業,每一間企業都明確了由街道一位班子領導擔任網格長,三個負責管控人員(包括業務指導員、村社區巡檢員、應急員)作為網格員,由上至下,壓實“一拖三”工作機制。疫情防控網延伸到哪里,“淡水巡防”黃馬甲就挺進到哪里。
惠陽區淡水街道的物業小區約有180個,外來人口復雜、防控難度大。對此,防控工作物業管理巡查組科學劃分網格區域,身穿“淡水巡防”黃馬甲的一線工作人員每天不間斷對街道物業小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對于工作疏忽、人員出入管控不嚴、宣傳不到位的小區物業,啟動物業管理的黑名單機制,進行重點集中整治。
了解出租屋流動人口的來處、去向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淡水街道以村(社區)為網格,充分利用大數據的手段,配合派出所進行“地毯式”排查工作,并對摸排情況進行梳理。同時,做好對轄區租住人員及居民的正面宣傳引導,在出租屋出入口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資料,讓租住人員及時了解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正確做好應對措施。
惠州日報記者莊灝 李芳娟 通訊員陳丹娜 文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