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鎮東澳村美麗農家庭院賞心悅目。
行走在惠陽區永湖、沙田等多個鎮(街)村莊寬敞潔凈的瀝青道路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點綴在農家小院四周的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這些各具特色的“四小園”,為美麗鄉村建設增色添彩。
惠陽充分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出來的土地,因地制宜開展“四小園”等小生態板塊規劃和建設,鼓勵引導村民小組或村民對現有“四小園”等小生態板塊進行升級改造,見縫插綠,種植蔬菜、瓜果、花草、樹木等,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群眾幸福指數大大提高。
根據村民意愿建設“四小園”
從省道357線永湖段進入烏坭埔村,一幅展現鄉土風情的美麗畫卷徐徐鋪開。原來破舊不堪的泥磚房、被村民堆滿各種雜物的空地、雜草堆,如今變成了美麗怡人的“四小園”,成為村莊新貌的別致裝點。
“村里一些破舊的泥磚房拆了后變成了小菜園,還圍起了籬笆,更加整齊有序。村道兩旁種上了簕杜鵑、小雛菊等,姹紫嫣紅,整個村子讓人賞心悅目。”烏坭埔村村民曾玉鳳說。
據悉,烏坭埔村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大力開展“四小園”建設宣傳工作,提高村民對房前屋后環境的美化綠化意識,使其自覺投身到農村“四小園”建設中。在“四小園”建設中,烏坭埔村委會不搞“一刀切”、不擺“花架子”,而是根據村民意愿和種植特長以及村莊布局,努力把鄉村建設得綠意盎然、花果飄香。
3年多前,永湖開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從庭院內外到房前屋后,從背街小巷到村居道路,地毯式、網格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永湖鎮因地制宜打造農村“四小園”,引導鼓勵村民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清出的空地,拆舊復綠、見縫插綠,讓“四小園”像花蝴蝶一樣飛舞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農村“四小園”兼顧了生產性和觀賞性,成為永湖綠化美化村莊環境、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抓手,打造出一批特色亮點村。
距離烏坭埔村30公里外的沙田鎮東澳村,村民黃素娟正在打理自家院子的花花草草,小院里一株株簕杜鵑怒放,籬笆周圍綠樹掩映。這個院子是村里人居環境的典范,被評為沙田鎮的“美麗人家”,路過的人總忍不住多看幾眼,欣賞美麗的農家庭院。
“家人非常喜歡花草,除了簕杜鵑,還種植了其他綠植。環境搞好了,自己住得也更舒心。”黃素娟說,門口一棵大樹上掛滿的彩燈是鎮婦聯送來的美化家園的材料,還送了花肥、小耙子等工具,一番整理后院子更加漂亮了。
據悉,沙田開展了“美麗好家風”“美麗好庭院”“美麗人家”等創建評比活動,正在創建美麗宜居試點示范鎮,全鎮形成了趕學比超的良好氛圍。接下來,沙田將繼續狠抓農村亂搭亂建行為整治,同時實施農村風貌管控工程,建設農村“四好公路”,整治轄區水體以達到“河暢、岸綠、水清、景美”的目標。
18個美麗鄉村示范村試點風貌提升
近年來,惠陽深入推進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和“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生活空間得到了全方位、立體化清理,清理垃圾堆、疏通臭水溝、拆除殘垣斷壁等,小廣場、小公園、小舞臺越來越多,農村路越來越好走,人居環境越來越舒適。
特別是一些經濟薄弱村,通過環境整治,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吸引了大批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提高了當地農村發展水平,促進了農民增收。
僅在去年,惠陽建成“四好農村路”210公里,新增行政村籃球場5個、小廣場30個、小舞臺26個,創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及美麗人家“惠積分·揚新風”積分制活動,所有村莊基本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建成特色精品村18個,淡水街道古屋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今年,惠陽將進一步完善農村垃圾收運和處理設施,健全村莊保潔機制和垃圾處理長效機制,確保實現村莊保潔覆蓋面、農村積存垃圾清理率、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3個100%。同時,加快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建立健全農村污水處理長效運營機制。
另外,抓好農房風貌管控及鄉村風貌提升。惠陽將在18個美麗鄉村示范村開展風貌提升試點工作,融合惠陽文化元素,統籌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和新建農房風貌塑造,沿線連片推進環境整治和風貌提升,以點帶面推動農村面貌大變化、顏值大提升,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18個美麗鄉村示范村
淡水街道古屋村
淡水街道淡環村
秋長街道周田村
秋長街道官山村
鎮隆鎮山頂村
鎮隆鎮長龍村
新圩鎮花果村
新圩鎮長布村
平潭鎮新圩村
平潭鎮光明村
沙田鎮肖屋村
沙田鎮東明村
沙田鎮東澳村
永湖鎮烏坭埔村
永湖鎮彩二村
良井鎮黃洞村
良井鎮大湖洋村
三和街道全坑村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莊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