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小小桑芽菜 開啟致富門
52歲雷炎強投身農業,從種桑養蠶轉向種桑養生,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夏日的傍晚,惠陽區永湖鎮虎爪村塔澳村民小組一片寧靜,田里勞作的人們陸續回家。在八桂壽鄉生態園里,卻有4位農婦正忙著采摘桑芽菜,因為她們的老板、生態園的主人雷炎強剛接到一個訂單,這批桑芽菜要在當晚送出去。
今年52歲的雷炎強老家在廣西蒙山縣,從小就幫著家里種桑養蠶,對桑樹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年輕時在深圳、浙江等地打拼,2003年來到惠陽投資建廠,2017年在虎爪村租地建起了八桂壽鄉生態園,再續桑樹情懷。雷炎強致力打造一個“三產融合”的生態園,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桑芽菜采摘時只摘枝頭上最嫩的兩三片桑葉。
種植桑芽菜供不應求
桑芽菜,就是桑樹上的嫩芽。不過,雷炎強種的可不是普通的桑樹,而是一種專門用來采摘桑芽菜的新品種桑樹。“這個新品種改善了桑芽菜的風味和口感,且提高了桑芽菜的產量,保證桑芽菜能持續供應。”雷炎強介紹,目前采摘的這批桑樹共有三畝,是去年初種下的,今年4月開始采摘,采摘期可持續10個月左右。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桑樹大約70~100厘米高,桑葉嫩綠而寬大,采摘時只摘枝頭上最嫩的兩三片桑葉。桑芽菜因其具有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符合當代人的健康追求,近些年成為餐桌上的蔬菜“新寵”。“我這里批發賣出去15元一斤,供不應求。”雷炎強說,最多的時候一天采摘三四百斤,主要是餐廳酒樓的訂單。
從種桑養蠶轉向種桑養生,這是雷炎強這幾年著力在推動的事情。對桑樹“一往情深”的他,在工廠事務穩定后,便轉向投資農業。2017年,他在虎爪村租下了30畝土地,種植桑樹以及蔬果,同時成立了惠州市八桂壽鄉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桑樹漸漸長大,桑葚采摘成了該生態園的一大特色。可桑葚采摘期短,保鮮也不易,雷炎強就想到了深加工。“桑樹全身都是寶,桑葉和桑果更是藥食同源。”雷炎強說,“現代人都講究養生,那就做成養生食品吧!”
抱著種桑養生的理念,這幾年雷炎強和一些食品、酒業等加工廠合作,一起研發生產桑果酒、桑果干、桑葉茶等產品,頗受游客歡迎,還有不少“回頭客”找他訂購。
如今,桑芽菜的種植雖然剛剛開始,但雷炎強充滿信心。“第一批采摘后,客戶反饋都很好。”雷炎強說,接下來他計劃往深圳、東莞加大桑芽菜的推廣力度,等銷售額上去后,擴大種植規模,推動訂單農業發展。
記者采訪當天,來自博羅的覃慶澤剛好來找雷炎強“取經”。覃慶澤也經營農場和農家樂,時常會與雷炎強交流經驗。“這些年桑芽菜挺受食客歡迎,我來學習一下。”覃慶澤說,“如果適合的話,就引進到我農場去種。”
推進生態園“三產融合”
幾年摸爬滾打下來,雷炎強對農業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做農業,還是要三產融合,才能真正做大做強。”雷炎強根據這個思路,為生態園發展做了規劃,“三分之一的業務做采摘,三分之一做深加工,三分之一做電商配送。”
依照規劃,雷炎強這幾年把生態園面積擴大到200多畝,在種植桑樹的同時,還種了枇杷、百香果、無花果、蜜絲棗、番石榴、圣女果等水果,以及南瓜、黑豆、黃豆、紅薯、山藥等養生雜糧,這樣每個月客人來到生態園都可以有應季蔬果采摘。
有人流到來,就有吃飯和消費的需求。雷炎強在果園里養了雞、鴨、鵝、魚、兔子等,并開了一家八桂壽鄉私房菜農莊,讓客人可以品嘗到原生態的菜品,同時銷售桑果酒、桑果干、桑葉茶、蠶絲被等產品。
采摘的客人一般是周末和節假日才到來,平日的果蔬則通過電商途徑銷售。經營工廠多年,雷炎強積累了不少人脈,再加上朋友圈好友的裂變,這些客戶、熟人、好友,乃至同一個小區的住戶,都是雷炎強的“電商客戶”,解決了不少的蔬果銷售。
永湖鎮虎爪村黨總支部書記葉偉光介紹,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虎爪村近些年吸引了包括八桂壽鄉生態園在內的多個農業項目進駐,每到周末就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這不僅帶旺了村里的農家樂,還促進了村民就業。
雷炎強說,接下來,他會進一步優化管理,完善生態園基礎設施,同時好好利用“華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現場教學基地”這塊牌子,提高種養技術,加強品牌建設和宣傳,吸引更多人到虎爪村體驗鄉村游和生態游,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李芳娟 通訊員袁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