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良井鎮黃洞村村民葉玉良成為惠陽區拿到《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第一人。這也意味著,惠陽區首份《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在良井鎮黃洞村“誕生”,與之配套的《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也成功出證,標志著惠陽區宅基地審批管理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
良井鎮黃洞村村民葉玉良成為惠陽區拿到《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第一人。
良井在全區農村宅基地改革與管理中邁出創新一步
宅基地是保障農民安居樂業和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加強宅基地管理,對于保護農民權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兩本證,審批更規范了,農民的心里也就更踏實。
葉玉良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已經推倒,暫借住親戚家,如今拿到了《農村宅基地批準書》,他離新房夢又近了一步。“我現在可以建房子了,建之前去村小組申請,按照村里住房的外立面風貌來建設。我是村里的第一個,我一定要把房子建好。”葉玉良激情滿滿地說。
“農民以前建房,上面沒有審批制度,農民不知道要不要審批,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審批。”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副局長賴雨球介紹,良井鎮在農村宅基地改革與管理中邁出了第一步,為惠陽全區在打通政府對農村房屋建設管理“最后一公里”上創下先例。
惠陽區首份《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在良井鎮黃洞村“誕生”。
全鎮17個村委會207個村小組建立宅基地、農房建設定期巡查制度
據了解,良井鎮結合本鎮實際,制定了《惠陽區良井鎮宅基地管理制度(試行)》、《惠陽區良井鎮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制度(試行)》。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完善、優化、簡化農村宅基地和農村村民住房審批流程。在良井鎮農村宅基地及村民住房建設申請審批流程中,良井鎮還增設了一項“初審”程序。
良井鎮鎮委副書記、鎮長李勉德介紹,按照上面的政策,在農村實質開展這項工作可能存在“需要群眾跑很多次”的現象。“為了方便群眾,我們把審批流程加了一項‘初審’程序,需要辦理的村民,到村小組或村委會又或者鎮政府領一張表,填好基礎信息,如想在哪里建房,建多大面積。”他說,申報之后,政府部門會在10個工作日內聯合國土部門、城建部門到現場核實,如果申報地類、土規和城規與村道規劃符合,村民就可以正式進入走流程階段。
早在今年6月30日,良井就在該鎮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宅建辦”服務窗口,“一窗受理”村民住房村料申請及審批業務,依法按照“一戶一宅”有關要求審批宅基地申請,及時疏通群眾合理建房申請,滿足群眾建房的必要需求,保障群眾合理建房用地的剛性需求。目前,全鎮17個村委會共207個村小組均已發布村委會宅基地審批和農村建房管理制度以及宅基地資格準入制度,并建立宅基地、農房建設定期巡查制度。
文圖: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文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