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瀝林鎮君子營村張志靈家中,小屋里有嶄新的洗手間、電視柜、茶幾。原來今年3月,在仲愷慈善總會的協調幫助下,張志靈家進行了改造,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張志靈家的變化,展現的是仲愷高新區社會救助體系的“四個轉變”(由被動申請轉變為主動服務,由單一資金補助轉變為提供多樣化服務,由重點突出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轉變為農村社工站服務,由財政資金為主轉變為資金來源多渠道),逐步構建起全覆蓋的社會救助體系!拔覀兿Mㄟ^‘四個轉變’,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讓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敝賽鸶咝聟^社會事務局負責人說。
“四個轉變”
由被動申請轉變為主動服務
由單一資金補助轉變為提供多樣化服務
由重點突出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轉變為農村社工站服務
由財政資金為主轉變為資金來源多渠道
摸底
挨家挨戶走訪,全面掌握困難群體信息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為全面摸清仲愷高新區困難群體基數,了解困難群體所需所盼,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以“學史手牽手·實事心連心”主題活動為主抓手,展開“心連心”大走訪入戶活動,領導干部帶頭,挨家挨戶走進困難群眾家中,獲取最新最齊全的第一手資料。
仲愷開展募捐活動救助困難人員。
在此次入戶活動中,走訪低保戶161戶、特困人員115人,了解他們家庭經濟狀況及保障金發放情況;走訪了54個村(社區)的高齡老人2119人次,了解他們的贍養情況以及居家環境情況;聯合各村(居)委會走訪殘疾人775人次,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以及補貼發放情況。
此外,開展困難群體住房安全問題核查,對各鎮(街道)、村(社區)上報的存在住房安全問題的困難戶逐一入戶核查,共入戶91戶,并建立一戶一檔資料以備查閱,多部門聯動完成了81戶確實存在問題住房的改造;走訪相對貧困戶,根據區扶貧部門提供的相對貧困戶名單,聯合鎮(街道)對未兜底的相對貧困戶展開核查,共核查144戶,最終確定約43戶可納入民生保障范圍;入戶探訪百歲老人,對全區范圍內10位百歲高齡老人的人居環境進行核查;探訪困境兒童,共核查266名困境兒童,完成了261名困境兒童的一人一檔建檔,8名兒童需要個案跟進。
據統計,在這次走訪活動中,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共入戶核查3431人次,全面掌握了困難群體信息。
在大走訪過程中,區社會事務局的工作人員還發現社會救助體系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個性化服務、針對性服務不足,信息化程度不夠、數據應用拓展面不寬等。
探索
構建“1+8+54”社工服務模式
摸清了底數,找到了問題,接下來就要把問題逐個解決。
在仲愷高新區,許多社區活動中都有社工的身影,他們參與禁毒、防詐騙等社會熱點工作宣傳,探望慰問困難群體,組織社區老人開展集體活動……社工已成為仲愷高新區社區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據統計,目前仲愷高新區已建立8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工站),共有28名社工。
然而,這些社工主要集中在街道社區,主要以城市為主開展服務!稗r村相對閉塞,交通相對不便,困難群體更難獲得及時救助。”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民政辦主任孫志琳說,為此,該局決定推動由重點突出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轉變為農村社工站服務。
按照計劃,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將整合社工站、長者服務站、退役軍人服務站資源,采取“1+8+54”的模式,建成1個區級社工督導中心、8個片區站、54個服務點,每個點至少配置1名社工,重點幫扶城鄉困難群體。
2020年底,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在潼湖鎮赤崗村建立起第一個農村社工站,受到村民普遍好評。今年6月底,該局將完成所有社工服務點的布設。
每村都將有社工駐點,重點服務困難群體
傳統的社會救助,大多有賴于受助對象的主動申請。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現實中許多困難群體往往不知道自己可以獲得哪些救助,或者由于諸多原因,沒能及時申請救助,導致生活陷入困境。
有了社工站的依托,這一狀況將得到根本改變。
“社工服務將由普惠性轉變為重點服務困難群體!睂O志琳告訴記者,社工網點布設完成后,每個村都將有社工駐點服務。社工全面、動態掌握村中困難群體情況,發現有困難群眾,可第一時間協助困難群眾提出申請,上報鎮(街),及時提供相關救助。“群眾如果遇到急難問題,即便一時不能列入低保、五保進行兜底,社工也會及時鏈接愛心人士進行慈善救助!睂O志琳說。
此外,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將建立專門的系統,及時了解各服務點反映的群眾訴求,跟進問題的解決;組建專業社工服務隊伍,統一薪酬體系,實行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組織成立志愿服務團隊,充實服務力量,全面提升社工服務水平。
服務精準多樣化,切實解決困難戶痛點
在君子營村困難群眾張志靈家中,矗立的一個大冰箱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愛心企業家送給他的。然而,這個冰箱卻一直閑置著。張志靈是低保戶,單身一人居住,這個大冰箱對他來說太耗電,家里也沒有多少東西需要冷藏。
“確實,有些捐贈并不符合困難群眾的需求!奔矣焉绻ばで僬f,由于捐贈對象掌握的情況不夠精確,有時候確實“錢沒有花在刀刃上!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國家級高新區,仲愷工業發達,群眾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已實現社保兜底,傳統的基礎保障已無法滿足困難群眾的現實需求。
“仲愷高新區社會救助之前以資金補貼和實物發放為主,困難群體仍存在生活質量低下、信息來源狹隘等限制個人發展的問題。”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此,該局推動由單一資金補貼轉變為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借助精準服務的開展,為困難群體提供精準多樣化的服務。
“阿伯,飯來了!”每天中午11:30~12:00,陳江街道東樓村的洪伯都能聽見這聲親切的叫喚,這是志愿者給他送午餐來了。洪伯是五保戶,除了免費的午餐,他還享受著“關愛鈴”服務。每月,家里都有保潔員過來幫助他打掃兩次衛生、進行一次精神慰藉。性格活潑開朗的洪伯熱愛跳廣場舞,保潔員來幫他打掃衛生時,他還常常自告奮勇教保潔員跳廣場舞。
據統計,目前,仲愷高新區已有73戶低保戶、65戶特困戶安裝“關愛鈴”。如今,在;镜幕A上,仲愷高新區已為困難群眾提供“長者大助餐”“關愛鈴”“就業服務”“居家改造”“微心愿”等精準幫扶服務,切實解決困難群體的痛點。
積極鏈接社會資源,拓寬救助資金來源
仲愷高新區持續拓展社會救助服務,僅靠單一的財政資金顯然難以滿足需求!氨仨氂韶斦Y金為主轉變為資金來源多渠道!敝賽鸶咝聟^社會事務局負責人說。
因此,除每年各級財政資金1100萬元外,仲愷高新區積極鏈接社會資源,引導慈善資金以項目幫扶、點對點幫扶方式資助困難群眾,拓寬困難救助資金來源。
今年3月上旬,仲愷高新區一名高危產婦因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拒絕簽字住院治療返回瀝林出租屋居住,而后病情進一步惡化,生命危在旦夕。禍不單行,她的孩子在檢查中也發現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
仲愷高新區慈善總會獲悉后,第一時間與該區婦聯協調,通過“仲愷高新區關愛困境母親兒童基金”及時給予其30000元救助。同時,仲愷高新區慈善總會在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線上募捐,號召總會會員和區宣教文衛辦廣泛宣傳發動,最終共為患者募集18646元,并第一時間撥付至患者賬戶,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據統計,目前仲愷高新區慈善總會正在運行的慈善基金有7個,包括公安民警救助基金、關愛困境母親兒童基金、教育基金、個私協會關愛基金、志愿服務基金、佳雅助學助教基金、旭日圓夢基金;鹁戎秶w助醫、助學、濟困、助殘、扶孤、敬老等方面,資金規模超6000萬元,至今已撥付救助金100.9萬元,幫扶慰問220人次。“我們計劃設立10個基金,除了目前正在運行的7個,還有退役軍人關愛基金、陳江商會關愛基金、殘疾人幫扶基金等3個基金待成立,本年度基金規模將超過8000萬元!敝賽鸶咝聟^社會事務局負責人說。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借助‘四個轉變’,我們希望建立長效機制,系統解決問題,讓困難群體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痹撠撠熑苏f,該局將逐步建立與仲愷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保障體系,形成兜底保障到位、社工服務有效補充、政府實時監督管理的局面。
明星幫扶項目
01 關愛鈴
“關愛鈴”是指仲愷高新區為年滿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特困、低保老年人建立的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可為居家老人提供咨詢、親情回訪、家政服務、定位等服務,滿足老人多樣化的需求。
02 困境居民居家改造
仲愷高新區慈善總會“困境居民居家改造”項目工程于今年3月29日啟動。項目資金由仲愷高新區個私協會關愛基金捐贈,目前共對瀝林鎮泮瀝村、君子營村及潼湖鎮新光村、琥珀村4戶低保特困戶進行了居家改造。接下來,還將對9戶低保特困戶進行居家改造。
03 長者助餐服務
仲愷高新區慈善總會與仲愷高新區雨花公益互助會聯合開展“長者助餐服務項目”,解決老人“難做飯,吃飯難”問題,F共開設4個公益助餐點,已為652名60歲以上長者免費配午餐,其中46位80歲以上有需求長者加配晚餐。
04 微心愿和居家改造
仲愷高新區婦聯的公益創投項目“微心愿”和“居家改造”,已幫助105戶困境家庭實現微心愿,所認捐物資3萬余元。陽光樂園項目共協助15戶低保家庭完成居家微改造,認捐愛心物資總費用2萬余元。
05 適老化改造
區社會事務局開展適老化改造項目試點工作,選取15戶困境老人開展適老化改造,提高困境老人的居家環境安全。
部分慈善基金
01 教育基金
仲愷高新區教育基金主要用于推進各級各類學校建設與學科建設,獎勵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扶助貧困教師和貧困學生家庭,加強人才培養,推進學校師生國際交流。截至目前,認捐金額已達6054萬元。
02 關愛困境母親兒童基金
區慈善總會聯合區婦聯在總會下設仲愷高新區關愛困境母親兒童基金;鹬饕獙υ谥賽鸶咝聟^內工作、生活,因殘疾、遇重大事故或自然災害、患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母親(特別是單親特困母親)、兒童,進行臨時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居家環境改造等。該基金共募集62.4萬元,目前已對19名困境母親、兒童進行救助幫扶,撥付資金22.4萬元。
03 個私協會關愛基金
仲愷高新區個私協會在區慈善總會設立個私協會關愛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在仲愷高新區開展扶貧助殘、敬老扶幼、幫困助學、公益慰問等公益活動。該基金已募集15.4萬元,目前撥付資金8.5萬元,其中已幫扶慰問142人次。
04 志愿服務基金
區慈善總會聯合區志愿服務聯合會設立仲愷高新區志愿服務基金。資金專項用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項目、慰問及對困境志愿者進行臨時生活救助、醫療救助、意外救助等。目前該基金已籌集15萬余元。。
05 旭日圓夢助學基金
香港旭日集團在區慈善總會設立“旭日圓夢”助學基金,主要用于資助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大學生順利走進大學校門、實現夢想。至今旭日集團已通過區慈善總會發放助學金75萬元,資助69名大學生。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魏怡蘭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楊敬賀 魏怡蘭 通訊員孫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