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方致遠,奮斗路正長。3月10日,博羅縣楊村鎮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十次會議順利舉行,來自全鎮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齊聚一堂,履行神圣職責,共謀發展大計。會議聽取并審議了鎮政府工作報告、鎮人大工作報告等,并投票選出楊村鎮2021年重大民生實事項目。
去年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過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楊村鎮按照市、縣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打造現代健康家居專業鎮、建設博東魅力鄉村先行區的目標任務,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這一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水災害,楊村鎮全力以赴戰疫情、戰復工、戰脫貧、戰洪水,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這一年也是楊村鎮奮力前行的一年,成功舉辦了首屆柑桔文化節、通過省教育強鎮復評驗收、左右家私二期等重點項目集中動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樹立“楊村模式”并獲全市推廣、立體交通體系啟動建設、入選全省城鄉融合發展中心鎮試點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物流產業基地開啟規劃建設,一系列重大“戰果”為“十三五”收官畫上了圓滿句號。
根據楊村鎮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期間,楊村鎮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81%(以2015年數據為基數,下同),兩稅收入年均增長17.34%。堅持抓項目、穩投資、促發展,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動工,新動能日益成長壯大,規上企業產值年均增長10.92%,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04%,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21%;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累計減貧1498人,貧困發生率從3.18%下降到0,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低于4000元達到17477.93元,全鎮貧困村貧困戶實現100%脫貧、100%退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3.68%和12.90%。
今年
全力打好“城鄉融合”開局之戰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楊村鎮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
在博羅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和科學引導下,楊村鎮將全力打好“城鄉融合”開局之戰,并以“一個支撐點、兩大平臺、三大引擎”的作戰思路,全面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爭當博東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魅力鄉村先行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其中,“一個支撐點、兩大平臺、三大引擎”是指構建內聯外通現代立體交通體系,打造博東交通樞紐門戶,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物流產業基地、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中心鎮兩大平臺為發展核心,找準定位、精準發力;以智能家居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美麗健康產業為“三大引擎”,推進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推動上下游產業向楊村轉移落戶,加快培育新興優勢產業集群。
在會上,代表們票決通過了雙楊大道建設、楊村鎮學前教育“5080”行動、榕城中學博東實驗學校項目、公莊河楊村圩鎮碧道工程、楊村鎮顯村橋及引道工程共5件2021年鎮級民生實事項目。
展望未來5年,楊村鎮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立足楊村發展優勢,積極融入博羅“一帶一圈一區”發展規劃,搶抓機遇,一方面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把楊村鐵路貨場打造為陸地碼頭,并以此為基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物流產業基地,助力差異化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力爭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內聯外通立體交通體系加速形成,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把楊村建設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先行區、名副其實的省級中心鎮。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張晉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