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糧陂村位于羅陽北部、象頭山之南。步入博羅縣羅陽街道承糧陂村的惠州象山藥王谷中草藥種植基地(以下簡稱“象山藥王谷”),一股中草藥特有的香味撲鼻而來。這里是博羅首創“退桉還藥”,已保全南藥種苗800多種,并不斷推動合作帶動的南藥種植區域。基地負責人周子雄表示,他們計劃在3-5年內,將象山藥王谷打造成南藥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建立中醫藥科普基地和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帶動附近農戶擴大種植發展中醫藥產業,帶領農民增產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惠州象山藥王谷中草藥種植基地已保全南藥種苗800多種。
保全南藥種苗800多種
中醫藥在惠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當前,惠州緊抓國家實施中醫藥振興戰略的機遇,以全力建設全省中醫事業創新示范城為契機,把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作為重要戰略,構建“2+1”現代產業集群,
要弘揚中醫藥文化,實現漢方復興,除了要有真正掌握中醫技術的中醫人才,更要有道地的中草藥材。在惠州,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藥材資源豐富,去年召開的全市衛生健康會議提出,要以“地道南藥在惠州”為定位,以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為核心,延伸現代中醫藥產業鏈。
“我們希望每一種中草藥資源能培育到10至20棵用于‘備份’,并對珍稀瀕危品種進行保護,把這里建成南藥的‘芯片’,你要研究或者種植,我們這里有樣本。”象山藥王谷負責人周子雄介紹,惠州象山藥王谷種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草藥一二三產業連動發展的企業。目前,下轄的藥王谷種質資源基因庫,保全南藥種苗800多種,并逐步分成花果區、藥食同源區、珍稀蔭生區、喬木區、藤類區等區域進行保全培育。
藥王谷與全國著名藥企華潤三九藥業簽訂了共建種植基地的合作協議,按照藥企所需的藥材培育中草藥種苗,再將種苗提供給合作的農戶種植。目前該公司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已建成400畝崗梅種植示范基地,150畝三丫苦種植示范基地;30000棵奇楠沉香種植示范基地;播種培育50萬株崗梅、20萬株三丫苦、20萬株五指毛桃、10棵沉香等種苗,確保今冬明春桉樹改造的南藥種苗供應。還與省農科院合作開展南藥育種、質保、推廣的工作;與惠州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
隨著象山藥王谷項目的不斷推進,聯農帶農效應逐步顯現,目前推動合作帶動的南藥種植區域已經輻射到楊僑鎮、柏塘鎮、湖鎮鎮、長寧鎮、福田鎮、橫河鎮、羅陽街道等地,涉及到一個公司、二個村委、三個農村專業合作社,緊密合作的農戶有近40戶,種植面積3000多畝,其中桉樹改造1000多畝。
入選惠州市首批中醫藥宣教實踐基地
7月,319商學院暑期特訓營來到藥王谷游學,一群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藥王谷南藥種質資源大棚和科普長廊,了解中醫藥文化及各種中草藥,通過視覺、嗅覺和觸覺,觀察并感受各種中草藥的形態、顏色和氣味。當天,基地老師還教小朋友們親手制作中草藥香囊。
今年5月31日,惠州象山藥王谷種養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市衛建局和市教育局聯合確定的惠州市首批中醫藥宣教實踐基地之一。同時也是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省星創天地的創業孵化基地。
近年來,為了讓更多群眾了解中草藥植物,藥王谷和省農科院、惠州學院、惠州工程職業學院、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博羅縣農業農村局、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開展了中草藥種植技能和中醫藥知識的培訓十多場,受益人數超過500人。藥王谷還引進了深圳、東莞、廣州的一些中醫培訓機構和健康產品公司進駐,每月定期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和康養培訓,目前藥王谷大健康產業人才孵化和創業基地的趨勢逐步形成。
在未來五年,藥王谷會在第一階段建設的基礎上加大投資力度,把藥王谷的核心區建成南藥種類最齊全的廣東省中小學生中草藥研學基地,大灣區獨具中醫藥文化特色的康養基地,目標達到年接待量20萬人次以上。還將用奇楠沉香種植來改造桉樹,五年內改造桉樹10000畝,改善生態環境,打造綠水青山,為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農貢獻力量。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李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