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摘得一項國字號榮譽。在國家文旅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中,周田村成為惠州唯一上榜的村落,是廣東7個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之一。
吃地道農家菜摘有機水果
在葉挺紀念館景區附近,有一家周田農家莊。3000平方米的農莊由竹棚搭建而成,四周竹林環繞,綠樹掩映,是周田村人氣最旺的農家飯店。每到節假日,這家開了20多年的農莊坐滿了客人,十分熱鬧,服務員和廚師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早上7時,農莊主人葉賦邦都要去自家的菜地澆水,上山喂散養的雞,安排工人摘菜、洗菜。臨近中午,廚房里一陣忙活過后,窯雞、坑螺豆腐煲、釀三鮮……一道道地道的農家菜就上桌了,因食材新鮮、菜式豐富、味道好、服務熱情周到,很多游客都來幫襯。葉賦邦說,農莊里的廚師和服務員共有30多人,基本上都是本村村民。像他一樣,村里其他農戶經營農家樂不僅增加了自身收入,還帶動了村民就業。
“我在這做保潔員半年了。”葉思云是隔壁官山村村民,她工作的地方是一家客家風情濃郁的民宿會水樓,利用老圍屋的后院改造而成,白墻黛瓦,庭院開闊通透,清脆的鳥鳴聲聲入耳,別有一番雅趣。民宿開業兩年了,清幽的環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即便是節假日1000元一晚的價格,國慶假期前一個星期14間客房就已全被訂滿。
離會水樓民宿不遠處,有一家“發呆吧”餐吧。門墻爬滿綠藤,小庭院綠植盆栽點綴其中,一樓是大廳,二樓是書吧,還有小露臺,文藝氣息十足。會水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文燕介紹,在經營會水樓民宿的同時,他們還經營了“發呆吧”餐吧和會水樓有機農場,目前正在推動溫泉酒店建設。
據介紹,會水樓有機農場種植了葡萄20多畝,主要品種是陽光玫瑰,還有少量的夏黑、葡之夢,此外還有兩畝多草莓“妙香七號”。“每年一月份、七八月份,有不少游人慕名前來摘有機草莓、葡萄。”何文燕說。
小朋友在有機農場體驗采摘草莓。
村民大力發展民宿,共有60多間客房
秋長周田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至今已有350多年歷史。周田村先祖自中原南遷至此,修建圍屋,聚族而居。嚴川鰾是江西贛州客家人,從小在圍屋長大,“每次來周田村我都有一種回到老家的感覺。”
嚴川鰾第一次來周田村是因為在惠陽淡水出差,順道來逛葉挺紀念館,從那以后,他周末經常帶上家人朋友從深圳蛇口過來玩。“周田村自然風光好,有山有水,很適合周末帶小孩來摘瓜果,在小溪里抓魚蝦,在田野上奔跑,感受鄉間氣息。”他說,周田村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帶孩子參觀葉亞來故居、葉挺紀念館,寓教于樂。
那次出差,嚴川鰾無意間來到田間棠民宿,從此便成了田間棠的常客,和屋主葉小凡成了朋友。“周田村民風淳樸,凡哥待人熱情,每次來周田我都住他那里,他家的院子舒服,視野開闊。”2008年,葉小凡從深圳返鄉創業,開了周田村的第一間民宿田間棠。他將自家兩棟樓8間房,打造成溫馨舒適的客房。
像田間棠這樣的民宿,周田村有8家,總共有60多間客房。
周田村黨總支部書記葉遠雄說,目前周田村內被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圍屋有16處,希望政府部門能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修繕和保護老圍屋,吸引更多的人返鄉投身旅游業建設,從而進一步帶動周田村振興。
會水樓民宿庭院開闊通透。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莊灝 通訊員何文燕 攝
致力打造周田生態文化家園
作為土生土長的周田人,今年67歲的葉柏香見證了村里的許多變化:榕樹旁多了涼亭廣場,扮靚成古樹公園;父輩口中的魚塘變成了葉挺紀念館,各地游客慕名前來;村子這幾年越變越漂亮,更加干凈整潔。
據了解,近年來,周田村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當地農戶通過房屋出租或入股,參與公司勞務、自營等方式多元化增收,全村旅游年收入約1600萬元,旅游從業人數320人,村民人均從旅游業中獲得年收入5000元。
葉遠雄說:周田村將繼續努力打造生態文化家園,做好生態文章,挖掘文化資源,讓更多的游人來到周田都有回家的感覺。”接下來,惠陽將發揮國家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葉挺紀念館的龍頭帶動作用,整合周邊革命遺址、名人故居、客家圍屋、田園、山林、溫泉等資源,打造集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華僑文化、田園休憩、森林康養、騎行觀光等于一體的產業區域,同時采取“政府引導、集體推進、市場運作”模式,打造客家名樓深度文化體驗旅游示范項目。
鄉村名片
周田村
周田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至今已有350多年歷史。周田村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是“北伐名將”葉挺將軍、“吉隆坡王”葉亞來和“長征女杰”廖似光的故鄉,集紅色文化、華僑文化、客家文化于一體,豐富的旅游資源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近年來,周田村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以“土地+圍屋+資金+運營”多元創收、共建共贏的模式,出租土地和圍屋給企業開發運營。此外,利用閑置房屋資源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摸索出旅游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惠州日報記者莊灝 通訊員林作棟 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