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永恒的雷鋒精神,在這個春天里再次激發人們內心深處向上向善的力量,惠州的大街小巷里,以關愛自然、衛生環保、助學支教、文明交通、平安建設、鄉村振興、應急救援等為主題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爭做雷鋒精神的踐行者,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營造良好社會風尚。記者從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獲悉,3月1日至28日全市組織開展近5300場志愿服務活動,參與活動志愿者逾6萬人次。
黨員志愿者帶頭學雷鋒做好事
學雷鋒,黨員先行。我市廣大黨員干部、道德模范、惠州好人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學習雷鋒精神,帶動身邊人掀起學雷鋒熱潮,讓雷鋒精神成為每個人的道德豐碑。
敬老助老。市僑聯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志愿者到三棟鎮敬老院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傳遞溫暖力量”關懷慰問活動。帶著對老人的關愛與牽掛,黨員干部志愿者為老人們送上米、油等慰問品,并詳細了解敬老院的建設運營情況。在了解到敬老院內洗衣機老舊、院內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較為單調的情況后,志愿者們當即發動捐款,承諾為敬老院購置一臺新洗衣機及移動音響。
春風吐綠。在惠城區橋東街道荷鄉社區半島里,一支由“回家黨員”、社區親子志愿者組成的200多人志愿者隊伍開展“為愛彎腰,‘益’起撿跑”公益撿跑。“回家黨員”劉云福表示,作為一名家在荷鄉社區的黨員,他了解到這個活動后第一時間報名,并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希望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帶動更多社區居民一起參加清理身邊垃圾、凈化社區環境的志愿服務活動。
“阿姨,我是住在這棟單元的黨員志愿者,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您盡管和我聯系。”“回家黨員”付先生熱情地“推銷”自己。日前,市區江南街道上湖塘社區舉辦“黨員回家聯萬戶,同心共筑鄰里情”主題活動,40多名“回家黨員”穿上黨員志愿者服裝,挨家挨戶敲門,積極熱情地向住戶宣傳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愛在三月學雷鋒,志愿服務暖人心。廣大志愿者深入農村、社區、公共場所,熱心參與關愛自然、敬老助殘、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活動。
“為愛彎腰,‘益’起撿跑”已成為惠州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大特色。3月12日上午,“每周一撿 跑遍惠州”惠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撿跑系列活動走進石壩鎮,惠州市撿跑協會以及石壩鎮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身穿紅馬甲,手拿垃圾袋和垃圾鉗,以慢跑的形式,沿著象嶺村、三嘉村的村道兩側,將綠化帶內的塑料瓶、塑料包裝袋、煙頭等垃圾一一撿起。其間,大家還開展文明宣傳活動,勸導居民群眾不亂扔煙頭、不隨地吐痰,養成文明生活習慣,維護文明形象,愛護人居環境。
3月13日,市紅棉慈善會志愿者到惠城區河南岸康園中心開展“陽光助殘,傳遞溫暖”活動,為殘障人士剪頭發,陪他們一起做手工、嘮家常,分享生活中的快樂,陪他們度過愉快時光。
3月13日,博羅縣羅陽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聯合戰旗志愿服務中隊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備齊清潔工具在金吉芬烈士紀念碑前集合。清掃前,志愿者們集體默哀,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哀思。隨后,志愿者們拿起鐵鍬、剪刀、電鋸等工具,清理墓碑周邊的雜草,清掃墓地四周的垃圾,修剪柏樹枝葉,栽植松樹。通過為期兩天的活動,志愿者們把紀念碑四周的環境衛生打掃得干凈整潔。
“學雷鋒、爭先鋒”在全市中小學蔚然成風
學雷鋒,行動最可貴。根據惠州志愿服務網數據,我市18歲以下未成年人注冊志愿者約26.6萬人,約占注冊志愿者總數的20%。在青少年心中,“雷鋒叔叔”就是一面旗幟、一根標桿、一股榜樣力量,我市青少年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學雷鋒、爭先鋒”在全市中小學中蔚然成風。
3月12日,惠州市第二小學開展“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撿跑活動,惠州市第二小學青年黨員教師、四年級部分學生及家長志愿者們,手持垃圾袋和垃圾鉗等撿跑工具,大手拉小手,分兩路沿著東江撿跑,見“圾”行事,將廢紙屑、煙頭、包裝袋、塑料瓶等垃圾撿起,并用垃圾袋分袋裝好。他們通過自己的點滴行動改善環境、美化家園,撿出文明、跑出精彩。
“我知道雷鋒叔叔的故事,他幫助別人的故事講也講不完,我要向他學習,這是我的壓歲錢,我要捐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小學生娜娜把自己的一部分壓歲錢塞進捐款箱里。3月15日,惠州市青春社區志愿服務站攜手惠州市第四小學開展了“學雷鋒·紅領巾小志愿者圓夢微心愿義賣活動”,現場“微心愿”攤位人頭攢動,學生、老師和青少年志愿者紛紛為“微心愿”捐款,幫助困境青少年兒童實現“微心愿、微夢想”。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鄭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