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裝為原點,對歷史窺見一斑。服裝的演變,直觀地反映了當時社會大背景下人們的精神風貌,使觀眾深刻體會到時尚的傳承和變遷,感受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發生的巨大變化。4月29日,江北街道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街道各部門、各村(居)、兩新組織以及惠州市長風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近70人參加了宣講會。
會上,大家首先觀看學習了黨史教育視頻《嘉興:從這里開啟世紀航程》,共同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嘉興,一條小船誕生了一個大黨,小小紅船承載千鈞,從這里開始了跨世紀航程。通過觀看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精神支柱,為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提供重要導向。
宣講會由中共惠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百姓宣講團成員胡楓擔任主講,宣講會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意義、認真研讀黨史著作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中國百年服飾文化,展示黨的領導與人民幸福生活的關系等進行宣講,通過視頻播放,激情演講以及服飾展示的形式,為參會人員展示了一場觸動且生動的經典回憶。
從時代的角度看待服飾,從未來的高度認識傳統。服裝,作為一種隱性的意識形態符號,對外彰顯著大國形象,對內則吸引著人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人服裝的風格、色彩從單一走向多元,如今的服裝成為勾勒個性、體現風貌的方式,喜好不同,選擇各異,尊重個體,傳播文化,體現出文化的張力和價值。服裝關乎世道人心、族群凝聚和文脈延續,復興的中國需要文化標識、文化自信和文化凝聚力。(通訊員 溫潔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