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強調指出,項目是發展的主要抓手,沒有項目就談不上發展。我們必須牢牢盯住項目不動搖,引進建設更多更好的項目,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全會主要從創新抓項目思維、推動項目進園區兩個方面深入剖析、科學論述,為做好新一年抓項目工作、奮力開創國內一流城市建設新局面提供了方法論、明確了方向。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產業支撐。項目帶動投資、集聚產業,投資拉動增長,產業支撐發展。項目建設力度決定經濟發展速度,項目建設水平決定經濟發展質量。大項目建設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更是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硬支撐。一個地方要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解決產業結構不合理、低層次問題,而調結構、促轉型都離不開大項目牽動。實體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只有堅定不移抓項目,引進建設更多更好的優質項目,才能集聚更多更好的優質產業,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以超常規速度推動一批引領型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和啟動開工,引進、在談的項目計劃投資達到數千億元,為惠州高質量跨越發展積蓄了強大后勁,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實現良好開局,極大地增強了全市上下的信心。同時也要看到,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各項工作還處于打基礎階段,部分產能外遷、經濟下行壓力前所未有,區域競爭日益激烈,周邊中心城市“虹吸效應”,加上全國兄弟城市“百舸爭流”,惠州的成本和土地資源優勢被稀釋……面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跳出傳統思維、克服路徑依賴,才能抓好項目穩增長,才能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牢牢盯住項目不動搖、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就要創新思維,立足實際用新思維新理念抓項目。抓項目,必須開闊思路,不僅是抓經濟的、制造業的項目,也包括抓社會、文化、民生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項目;既要抓工業、商業項目,也要抓農業、服務業項目,以及旅游、文化、體育項目。各縣(區)各部門要強化抓項目的意識,有山的地方抓山區項目,有海的地方抓濱海項目,辦學校的抓教育項目,搞體育的抓體育項目,扶貧的抓扶貧項目,治水的抓治水項目?傊,抓項目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思維,善于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抓項目推動差異化高質量發展。
牢牢盯住項目不動搖、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就要對標最好最優,高起點謀劃好項目,高標準建設好項目。抓項目要有想法,還要有辦法,F在市場上并不缺乏資金和項目,關鍵是我們如何想辦法引進來、建設好。項目投資的主體是企業家,企業家可以說是第一生產力,他們最善于將資源與資本、人才、技術結合起來,創造更大的價值。抓項目,必須在法律法規和政策范圍內最大可能地為企業投資創造條件,健全重大項目建設保障機制,想方設法加快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設、開花結果。
牢牢盯住項目不動搖、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就要創新機制,大力推動項目進園區。土地是核心資源,是項目落地的載體;葜萃恋孛娣e大,但產出效益相對不高,土地利用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很多時候用地瓶頸問題,根子不在土地和指標增量,而在粗放發展的路徑依賴。抓項目,必須積極創新機制,針對跨縣(區)或鎮(街)的園區和項目建設,探索建立跨區域合作共建共享的利益機制,更加注重利用好已開發土地,下決心推動園區整合,讓項目進園區,走園區化專業化道路,大幅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真正把土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優勢。
大項目、大產業,大發展、大跨越。新一年,讓我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決策部署上來,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全力以赴抓項目,不斷引進和建設新項目,積極推動項目進園區,切實建設好大項目和優質項目,我們就一定能持續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提供持續的動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