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緊跟全省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暨第一季度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電視電話會議后,全市貫徹落實會議召開。會議強調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切實落實各級責任,強化各項工作措施,抓緊抓細抓實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吉慶、祥和、平安的春節。
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出現紕漏。回顧以往,每一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幾乎都有人為責任的因素,究其根源,就是安全生產工作落實不力。當前正值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各類安全事故潛在風險劇增,我們更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切實有效解決好易發多發的安全隱患,牢牢守住安全生產的紅線底線。
抓好安全生產,不能以思想重視代替行動落實。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都與思想認識不夠高有關系。可以說,不能解決好思想觀念問題,就不可能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就不可能做好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工作。但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思想警示上,認為多喊幾句安全警示口號,多貼幾幅安全警示標語,多開幾次安全會議就萬事大吉,那只能是典型的“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僅不能為安全生產“上發條”,在安全形勢平穩的情況下,還會給人一種假象,認為思想可以替代行動,形式可以替代內容。因此,更重要的是真抓實干的工作,見真人,動真格,才能有效避免安全生產事故。
抓好安全生產,不能以網格化管理掩蓋制度落實。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表面上看,各項安全制度十分規范,墻上有貼,桌上有擺,人人可見,工作似乎很到位;在細化管理方面,更是實現了“網格化”,但忽視了制度的落實,制度往往成了“擺設”,其結果是助長了有章不循的壞風氣。大量實踐證明,有章不循現象是安全生產中的最大隱患,應該引起每一個人的重視和思考。
抓好安全生產,不能以“痕跡管理”淡化責任落實。責任落實是安全生產的關鍵一環,只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切實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要求,壓實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才能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然而,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并不少見,一些地方或部門推行“痕跡管理”,安全管理活動臺賬化、清單化,所有安全管理活動都留有痕跡,但就是沒有落實責任;有些部門或企業對安全生產違章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出事無人發現,發現了也無人管、無人查,甚至相互推諉扯皮,誰也不愿意擔責。因此,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尤為重要。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時刻戰戰兢兢,時刻如履薄冰”的責任感,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明確責任歸屬,狠抓制度落實,全面排查安全生產漏洞,及時發現事故隱患,真正做到警鐘長鳴。
唯有真正落實,才有安全生產。我們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從細節抓起,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把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要求真正落實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人,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