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昨日勝利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總結“十三五”時期工作,研究“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惠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向全市吹響了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進軍號角。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今后5年乃至未來15年經濟社會發展定下了基調、指明了方向,對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總書記、黨中央對“十四五”時期作出的戰略部署,按照省委和市委全會部署要求,找準惠州發展方位,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全力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十三五”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惠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建設一流城市、創造幸福生活的觀念深入人心,競逐一流、奮進一流的士氣昂揚向上;大項目大建設引領大發展勢頭迅猛,特別是在今年爆發疫情的艱難條件下,修路抓項目工作成績斐然,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三期、國機、恒力、正威、萬有等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世界500強搶灘登陸的“惠州現象”引人矚目,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不斷積蓄;城市能級大幅躍升拓展發展空間,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躋身一流、逐鹿世界的“惠州夢”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嶺東雄郡”以更加雄武矯健的身姿挺立于粵港澳大灣區東岸。
“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加速演變,“雙區”建設深入實施,機遇前所未有;區域競合、城市競爭“馬太效應”加劇,挑戰前所未有。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變化。未來5年,只要我們繼續腳踏實地、奮發圖強,把產業做得足夠強,道路修得足夠寬,項目建設數量足夠多,環境打造得足夠優,我們就一定能夠拿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的“硬任務”,為實現惠州人民更加幸福的“軟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建設更加幸福的惠州,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人民群眾觸手可及的身心體驗,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愉悅。只有讓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一些,衣食住行更體面一些,生活更有品質一些,精神文化更豐富一些;只有讓發展成果更好地轉化為民生福祉,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才會有更加強勁的內在動能。
推動“十四五”時期惠州經濟社會發展,既要看速度,更要看質量,關鍵是要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具體講,就是要著力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讓惠州人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在惠州生活的幸福;著力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集中力量發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命健康產業,堅定不移抓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堅持走產業集群化發展路子;著力加快“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創造一切條件、克服一切困難,特別要發揮工作專班小“特區”作用,努力取得重大建設成果;著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抓住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產業變革新機遇,重塑惠州發展新優勢;著力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努力形成更多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深化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振興;著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保障干部干事安全,切實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著力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注重強化安全意識和底線思維,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到惠州發展全過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過去5年,我們經受住了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取得了傲人成績;未來5年,我們的發展愿景鼓舞人心,發展目標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搶抓機遇,實現跨越,奮力奪取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新勝利,為廣東實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