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縣區發揮各自優勢持續發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支撐全市經濟平穩向好發展。
第四季度是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階段,圍繞如何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高質高效落實責任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交出優異答卷,各縣區和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了采訪。
管廊縱橫的中海油廠區。 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惠城
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項目上
“力爭全年完成‘雙10%’目標,GDP和稅收增長率達到10%。”惠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翟樹宇說,今年來,惠城區堅持言必談產業、行必抓項目,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機遇,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經濟持續呈現穩步前進態勢。
為確保經濟發展高質量運行,沖刺第四季度目標,翟樹宇說,惠城區將狠抓經濟不放松,牢固樹立緊迫意識和責任意識,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惠城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項目上,充分發揮駐深招商聯絡處作用,瞄準“鏈主”企業和成長性好、投資額為5億~10億元的項目招商,特別是引進“專精特新”項目集中入園。將入區工業項目納入全鏈條信息化管理系統,推行項目聯絡專員制度,抓好高盛、信利康、中南高科等重點項目,以及幾米二期、利元亨二期、銀山二期等一批新上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好汝湖、橫瀝鄉村振興示范帶以及汝湖三產融合示范鎮,助推城鄉統籌發展。
惠陽
深入實施“雙百”工程形成滾動向前發展格局
“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揚長避短,精準發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強化重點企業服務,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努力完成今年目標任務。”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表示,惠陽區將以象嶺、新圩兩個千億園區建設為主戰場,加大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堅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深入實施“雙百”工程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可實現動工、竣工分別達到100宗以上的目標,明年繼續實施“雙百”工程,努力形成引進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向前發展格局,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接下來,惠陽將緊緊抓住“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歷史性機遇,以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為總抓手,強化規劃、交通、產業等方面對接,抓好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合作,加快構建平臺,穩定增長預期,努力推動惠陽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智造高地·活力惠陽”新篇章。
惠東
全力保持向上向前良好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惠東縣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升,整體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惠東縣委書記郭武飄表示,惠東縣將全面對標對表上級要求,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全力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重點抓好四項工作:抓監測,穩增長,進一步強化宏觀經濟監測,深化納統工作,抓好行業企業跟蹤服務,持續鞏固上升勢頭。抓項目,建平臺,將大項目、大平臺建設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發揮專班作用,加快建設進度,強化龍頭帶動作用,筑牢發展樁基。抓建管,惠民生,以大交通建設為牽引,加快構建大縣城發展格局,加快融灣入圈步伐。聚力文明創建,改善民生。抓學習,促提升,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將學習成效不斷轉化為推動發展強大動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博羅
圍繞“七個聚焦”抓進度強攻堅
博羅縣委書記謝遠區表示,該縣將緊緊圍繞“七個聚焦”,全力補短板、抓進度、強攻堅。一是聚焦擴大有效投資要有“強后勁”,加快推進正威新材料制造產業園二期、臺鈴電動車、鑫瑞醫療等項目建設。二是聚焦招商選資要有“爆發力”,主攻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等四大支柱產業。三是聚焦項目動工竣工投產要有“加速度”,力爭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四是聚焦農業農村要有“特色牌”,打造更多更具博羅特色的“羅浮山品牌”優質農產品,加快推進3個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五是聚焦內需外貿要有“齊發力”,加快博羅天虹購物中心等高端商業綜合體建設,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六是聚焦收入增長要有“先手棋”,謀劃好全年財政收入,確保實現年度目標任務。七是聚焦平安穩定要有“前瞻性”,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各領域安全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龍門
提速攻堅奮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
龍門縣委書記段致輝表示,龍門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34.2%,旅游收入和人數持續增長,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后勁十足。龍門將持續精準發力,一刻不松地做好四季度經濟工作,爭取全年目標任務圓滿收官。一是扭住工業園區發展不動搖,狠抓工業經濟,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力爭全年園區工業投資完成13億元,增長240%。二是堅持“項目為王、效益為先”,突出大招商、招大商,強化專班運作、集成服務,加大能源、用地要素保障,力促云頂威士忌、萬城文旅等重大項目動工建設。三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測,推動潛力企業升規納統,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培育新的財稅增長點。四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抓好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大亞灣
抓項目拓園區強產業全力促發展
大亞灣區委書記王濱介紹,該區將全力以赴穩住工業增長。一方面全力協助惠州石化、中海殼牌、比亞迪等骨干企業穩定生產,推動宇新順酐、仁信二期、洲明二期等一批項目盡快投產、達產;全力以赴、頂格協調推進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三期、恒力石化惠州PTA等重大石化項目建設;進一步壯大發展商貿業,提升建筑業產值規模,推進港口-格木洞現代物流經濟帶擴能升級。另一方面,引進一批國內外化工領先企業項目,補強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重點中下游產業鏈;加快推進塘橫片區規劃和征地搬遷工作,以及塘橫片區首開區1.45平方公里開發建設;加快引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總部經濟,培育中小企業研發中心,力爭早日建成高附加值的中小企業集聚區。與此同時,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各項重點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仲愷
聚焦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核心引擎目標
仲愷高新區委書記吳獻民表示,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始終聚焦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核心引擎目標,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全區工業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消費需求持續恢復,經濟運行態勢良好。
今年1~9月,仲愷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6.71億元,增長18.3%,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2107.72億元,增長29.8%,總體經濟勢頭保持良好。同時,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拉動作用明顯,全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382.89億元,增長20.3%(兩年平均增長7.9%)。
仲愷高新區將堅定不移聚焦產業發展,加快推動產業園區建設,不斷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通過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抓好外資外貿工作,做好企業培育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指標任務。
市發展和改革局
四方面重點發力鞏固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吳欣表示,為鞏固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向上的發展態勢,該局將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加強宏觀監測調度,統籌做好擴投資、促銷費、穩外貿等各項工作;圍繞“找短板、抓重點、防風險”工作要求,推動一二三次產業齊頭并進、協調發展;二是搶抓四季度施工黃金期,為重點項目建設創造“無障礙”施工環境,千方百計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等;三是優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機制,如建立完善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保供穩價機制,出臺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保供穩價工作方案等;四是多措并舉穩物價惠民生,統籌協調做好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綜合施策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
市工信局
推進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門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推動工作落實,優增量提存量,推進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抓項目建設。做好工業項目供地、開工、竣工、投產、納統、履約等各環節的跟進服務,確保項目加速推進。二是抓園區建設。加快推進“3+7”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收儲、項目落地等工作,高水平規劃建設產業園區。三是抓產業提升。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倒逼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四是抓企業梯度培育。引進培育壯大“鏈主”企業,對中小企業重點實施“定向”培養,引導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逐層升級。五是抓企業服務。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反饋問題,為企業“站臺”鼓勁。
市商務局
多措并舉推動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
市商務局局長廖巍說,進入第四季度,市商務部門將多措并舉全力推動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一是充分發揮穩外貿專題協調會機制作用,支持外貿企業保供應鏈穩產業鏈;二是跟進落實80家重點外貿企業跟蹤監測機制,強化重點外貿企業專項幫扶;三是加快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力促全年跨境電商出口50億元目標任務完成。同時,持續推動利用外資提質增量,強化全流程跟蹤服務,每月跟進100家重點外資投資企業經營情況,加強“一企一策”專項幫扶。此外,圍繞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目標,認真落實《惠州市2021年促進商業消費增長工作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近期組織舉辦第五屆惠州購物節暨金秋美食節、“雙十一”等促消費活動。
市科技局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市科技局局長黃輝表示,該局將圍繞我市“2+1”現代產業和未來產業部署全過程創新鏈,為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創新動力。一是抓基礎、強攻關,依托東江實驗室高水平科研團隊以及“粵惠聯合基金”,加強基礎研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創新組織“揭榜掛帥”等科研項目,支持企業與大院大所聯合攻關。二是建平臺、引人才,推動縣區產業園區創建省級高新區,構建以兩大科學裝置和東江實驗室為龍頭的科研體系,謀劃建設惠州科學城,多維度參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各類高端創新平臺引才聚才作用。三是育高企、重孵化,繼續強化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引育力度,加強科技孵化育成體系建設,加快推動惠深創新中心(深圳異地孵化器)建設運營。四是促轉化、抓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探索服務科技人才的創新舉措,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局長鄒平生表示,接下來將堅持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為我市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提供能源和產業支撐。一是狠抓石化能源新材料重大項目建設。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預計11月主裝置全面動工;中廣核太平嶺核電廠項目1、2號機組建設順利;恒力石化惠州PTA樁基施工已完成98%;中海油產品結構優化及質量升級項目超前完成年度計劃;中海殼牌三期正全力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力爭突破瓶頸,早日通過項目轉規和用海審批。二是全力以赴保障電力供應,包括牽頭制定有序用電工作方案等文件,并根據實際需求制定各縣區和重點企業用電指標,科學合理分配電力;推動新建發電企業并網,謀劃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等。三是做好能耗“雙控”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為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包括推動風、光、核、水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推動重點行業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強化監管等。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黃尉宏 賴金朗 李燕文 賀小山 黃宇翔 歐陽德輝 匡湘鄂 楊敬賀 魏怡蘭 馮麗均 謝寶樹 劉煒煒 劉豪偉 通訊員葉衍達 惠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