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薄無籽、翠嫩多肉,口感如蜂蜜一樣,太好吃了!想多買些回去送親朋好友。”在位于博羅縣泰美鎮秀嶺村的“翡翠青提”葡萄園里,游客們一邊忙著采摘,一邊對手里的葡萄贊不絕口。鮮甜的汁水,采摘的樂趣,驅散著夏日的炎熱。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季節,惠州各葡萄園一派繁忙,一串串剛從果園采摘下來的葡萄,正以各種途徑進入消費市場。據了解,目前全市有近萬畝優質葡萄進入采摘高峰期,愛吃葡萄的人們可以一飽口福了!
位于博羅泰美秀嶺村的“翡翠青提”葡萄園里,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掛滿枝頭。
葡萄品種不斷增多品質日益提升
陽光玫瑰、翡翠青提、夏黑、紅巴拉多……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頗受市場歡迎的葡萄,惠州今年在產量和品質上比往年均有所提升。
“今年首產‘翡翠青提’40余畝,自七月初開園以來,已有數萬斤優質葡萄銷往各地市場。”“翡翠青提”葡萄園負責人鄭燦振說,園區采用生態種植+人工精心管理培育模式,一枝一束一季的方法,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產業化種植。為提升葡萄品質,還采用先進培育技術,并建設了高質量種植大棚,施行肥水一體化管控,施肥用料上更是采用了有機質及氮磷鉀含量較高的優質純天然羊糞。
位于惠城區馬安鎮龍塘村的龍塘葡萄園,今年也有陽光玫瑰、陽光乙女、夏黑等多個品種開始掛果。“預計有超20萬斤高品質‘陽光玫瑰’葡萄進入消費市場。”該葡萄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陽光玫瑰”葡萄外形美觀、肉質硬脆、皮薄無核,鮮嫩多汁,而且富含花青素和維生素C,有獨特的玫瑰香味,面市以來,深受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惠州很多果農改變思路,開始種植各種特色水果。“哪里有新品種、哪里有新技術,果農們都積極去了解、掌握。”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就拿葡萄種植來說,除了新品種的引進,還加強了新技術的推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蟲害發生幾率,減輕了農藥污染,也提高了坐果率,葡萄品質得到很大改善。
而為了讓葡萄業得到更好發展,廣大果農堅持以農促旅等多渠道的發展方式,打造出集立體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休閑園。記者看到,在龍塘葡萄園、“翡翠青提”葡萄園的大棚旁邊,停了不少車輛,前來采摘的游客一撥接一撥,有的忙著采摘葡萄,有的參觀景觀長廊,有的體驗農耕文化,樂在其中。
不斷提升品牌和市場影響力
據了解,目前惠州優質葡萄種植面積近萬畝。葡萄種植成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新途徑。
“近年來,農業部門積極發揮作用,主動作為,積極協調,從技術指導、龍頭企業培育等方面發力,開啟了葡萄產業發展新篇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要進一步結合惠州實際,整合文化、旅游、康養等多種要素資源,多元并舉、農旅并進,賦予葡萄種植業更強勁活力,努力培育優質葡萄品牌。
游客在惠城區馬安鎮龍塘葡萄園體驗采摘樂趣。
在京東商城惠州助農館負責人張粵榮看來,要推動惠州葡萄種植業發展,除了要從源頭把控品質外,也要注重銷售策略。“惠州優質葡萄發展的痛點表現為品牌意識薄弱,產品的整體成本有待優化。”他說,作為京東電商平臺,將助力葡萄等農產品上行,特別是通過傳統電商及新媒體直播體系賦能農戶,讓農戶向農電商轉型,并拓寬農戶的銷售能力及銷售渠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惠州葡萄的銷售主要有采摘、果商批發、微信電商平臺等方式。但由于葡萄收獲季節集中,不易保存,不便運輸,這類銷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相關物流、旅游等行業的發展。
“要讓我們的優質葡萄更好地走出惠州,走向全國,必須推動葡萄種植業由粗放型向精品化邁進,不斷提升品牌和市場影響力。”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葡萄業的發展,既要依托先進科學技術,優化品種,提升品質,又要堅持先進管理理念,完善“互聯網+農業”服務體系,加強精準營銷推廣,“品牌和市場有保障,銷量自然不用愁了。”
文圖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歐陽成 實習生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