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廣東(博羅)萬洋眾創城入園儀式在博羅縣楊僑鎮舉行,首批28家企業入園。從項目動工到首批企業入園,僅用時1年多,再次展現了項目建設的“博羅速度”,樹立了良好的博羅營商形象,給了投資者滿滿信心,凸顯了博羅這片投資熱土的“引力”。
這樣的項目推進速度在博羅不是個案: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園項目從洽談到動工不足7個月,從動工到投產僅歷時5個月,跑出了博羅百億級項目建設史上的最快速度;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在短短6個月時間內就完成了從簽約到動工的各項工作,從動工到首次發車不到一年時間……
這是博羅推動項目建設提速的縮影,更是博羅營商環境的真實寫照。博羅縣委書記謝遠區說,想要在縣域競爭中脫穎而出,營商環境是關鍵。全縣上下務必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博羅形象”的理念,努力提供增值超值的服務,營造穩定可靠的預期,不遺余力打造吸引企業紛至沓來的“博羅樣本”。接下來,博羅將以“比學趕超”行動賦能,錨定全國先進發達的縣市,繼續做優博羅的營商環境,充分釋放博羅高質量發展的最強烈信號。
博羅縣社會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項目為王
項目建設速度頻刷新,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博羅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奮力建設“縣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現代魅力強縣,全力推動博羅進入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到202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1000億元,縣域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國前60名。
抓住項目的牛鼻子,扭住產業發展關鍵,博羅鉚足干勁向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前行。今年以來,項目攻堅的號角響徹這片投資發展熱土,項目集中動工、簽約活動超過10場,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血液、新活力。前三季度,完成重點項目投資117.27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80.69%。
10月11日,楊僑鎮項目建設傳來喜訊,首批28家企業入園萬洋眾創城,預計投產后年產值18億元、稅收約5000萬元。據了解,萬洋眾創城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含入園企業投資),開發建設科技型智慧產業園。目前,項目一期廠房招商已完成,共引進企業79家。
無獨有偶,9月15日,在博羅縣泰美鎮,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首批滿載新鮮果蔬的供港貨車從基地駛出,標志著基地的供港生鮮集配區已初步具備了投入運營的條件。
4月23日,博羅縣觀音閣鎮大健康產業項目一期投產暨二期項目動工活動舉行,8宗項目投產、簽約動工,總投資26.76億元,涵蓋優質健康食品、清潔能源、田園綜合體以及戶外文旅等方面,讓觀音閣的大健康產業園雛形顯現。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首批工程投入試運營,萬洋眾創城、順南食品等項目效益不斷顯現,預示著博東鄉村振興區加速崛起,成為縣域經濟版圖不可忽視的板塊。這是“兩規劃一意見”落地成勢、“一帶一區一圈”規劃建設讓縣域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格局加快重塑的一個縮影。
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項目陸續落戶
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博羅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要素保障越發充實,推動項目大建設、產業大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產業集聚效益加快形成。
除了博東鄉村振興區的加速崛起外,近兩年來,沿東江經濟帶更是成為撬動縣域經濟增長的戰略支點,千億級產業園磁吸力強勁凸顯,正威、益利素勒、鑫瑞醫療、臺鈴、小刀、路商等合作伙伴紛至沓來,欣旺達、華通、德聯銅箔、威博精密等項目煥發新活力,挺立起“產業強縣、項目為王”的發展硬脊梁。今年以來,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園的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二期項目動工;惠州益利素勒電磁線項目在福田鎮動工;沿東江經濟帶園洲片區、羅陽片區、龍溪片區相繼舉行集中動工活動,讓沿東江經濟帶建設動力十足。而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產業經濟圈建設破題起步,羅浮山國藥二期、景田百歲山增資擴產等生命健康項目建設全面提速,葛洪中醫院預計明年6月竣工投用,區域發展前景無限廣闊。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項目引進方面,博羅不僅受到正威這些“巨無霸”青睞,其他符合博羅產業發展的10億級、20億級等質優項目也紛紛選擇博羅。9月28日,博羅縣舉行第三季度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活動。16宗“專精特新”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博羅,投資總額達120.5億元,建成達產后年產值203億元,涵蓋了智能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多個行業。此次簽約的16宗項目都是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處于細分行業龍頭的優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項目。
不難發現,博羅縣堅持把項目帶動、投資拉動、創新驅動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積極開展精準招商,一批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陸續落戶,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隨著銅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三大產業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博羅正在逐漸改變過去電子信息一業獨大的局面,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態勢和“四輪驅動”的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營商環境
以“店小二”精神服務企業和項目
項目建設不斷提速、好項目紛至沓來,這與博羅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博羅縣委副書記、縣長邱志彪說,相關部門要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竭盡全力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保障,為企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創造更優良的條件。
在萬洋眾創的入園儀式上,萬洋集團董事長蘇孝鋒對博羅的營商環境贊賞有加。“我們有幸碰到了務實高效、重視產業也懂產業的政府團隊。”蘇孝鋒表示,自落戶博羅以來,各級黨委政府持續落實政策、服務企業,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了項目的快速發展。一期項目所需的建設用地,2020年8月24日上午摘牌,下午便動工建設。從動工到首批企業入園在1年2個月內完成,又創造了一段佳話。
深圳市德興機械有限公司是博羅萬洋眾創城首批入園的企業之一,是規上企業和高新企業。在落戶萬洋眾創城前,該企業面臨租金上漲等經營問題。該企業負責人曾萬明說:“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我親眼見證由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建成如今一棟棟個性化的定制廠房,見證了博羅的速度、政府服務的用心,更堅定了當初的選擇。”
從洽談到動工不足7個月,從動工到投產用了5個月。回望正威惠州項目從洽談到投產的全過程,速度與效率貫穿其中。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說:“這個項目創造了一個新的速度。”為切實提升服務效能,博羅縣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服務專班,實施掛圖作戰,實時跟進項目情況,每周更新項目工作進度,及時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影響項目推進的問題和困難。
由全球最大的超精細漆包線制造商——德國益利素勒集團投資的惠州益利素勒電磁線項目從簽約到動工用了短短5個月。記者留意到,為加快項目的建設速度,在項目簽約后的第二天,博羅縣、福田鎮就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強力推動項目的征地及綜合協調工作,在該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后10天內即完成了用地紅線內征地工作。
優質服務讓企業二度“聯姻”博羅
博羅的營商環境在“老朋友”心中也是有口皆碑。
8月20日,博羅縣湖鎮鎮2021年重點產業項目動工活動舉行,總投資約10億元的豐采貴金屬二期增資擴產項目奠基動工。該項目擬加建一棟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的12層高廠房,投產后預計需要新增員工約5000人,年產值可增至20億元,創稅增至2億元。
惠州市豐采貴金屬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漢明介紹,該公司于2010年落戶湖鎮,目前累計投資4.3億港元,主要經營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產品等部件。企業落戶以來,深深感受到各級部門對企業發展的關愛與支持,這更加堅定了公司繼續投資這片熱土的決心和信心。于是,公司擬再投資10億元,進行增資擴產。
夢科園智谷新一代信息產業園項目由廣東前海秋葉原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力爭打造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國際工業4.0標準智能制造園區。建成達產后,年營收約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2000個。“這是我們在龍溪的第二個項目。”廣東前海秋葉原集團董事長孫逸楷說,“扎根龍溪15年來,深切感受到博羅營商環境優質高效。此次項目推進過程中,對于遇到的困難,當地政府部門都積極幫助解決。”
有感于博羅的發展,華通、南亞、金龍羽、威博電子等企業紛紛增資擴產實現發展的提質,與博羅二度“聯姻”。
干部擔當作為,企業頻頻點贊
在服務企業和項目建設中,博羅縣黨員干部展現了擔當與責任,以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魄力搶速度,以“店小二”的精神做服務,真正在行動上以項目為王。
惠州金龍羽電纜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增資擴產中遇到土地的歷史遺留問題和規劃需要重新調整等問題,羅陽街道派出專人全程協助企業一起解決。該公司總經理馮波說:“事無巨細,處處為企業著想。”
柏塘鎮鄉村振興產業項目推動過程中,集中在2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項目預征地1000畝,鎮村干部日夜兼程的干事創業激情,成為柏塘發展的最大優勢。在博羅縣福田鎮,在環羅浮山福長和美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項目發展需要清拆一些擋雨棚、用到村民的一些土地,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從自家開始帶頭拆,動員親朋好友率先讓地。
如何快速解決土地問題,是推動項目提速、讓投資者盡快見效益的重點。對此,黨員干部急項目建設之所急,不斷革新思維,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幫助項目解決用地問題。如,為了讓落戶泰美的檀悅·象頭山大朵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早日動工建設,泰美鎮及相關部門的黨員干部創新方法,采用點狀供地的方式,讓項目先動起來。近年來,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用活用好存量以及低效的城鄉建設用地,博羅按“全縣一盤棋”的工作思路,盤活存量城鄉建設用地,并將其騰挪至重點區域和優質項目上來集中使用,真正把“好鋼”用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刀刃”上。
優化提升
年年都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年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可缺少。”謝遠區說,未來5年,博羅縣力爭營商環境大優化,效能效率大躍升。“放管服”改革成果凸顯,“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辦事不求人”成為常態,實現工業項目審批精簡高效、市場準入便捷快速,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為了讓行政審批增效提質,提升行政效能,博羅縣政數局將堅持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實體大廳建設“兩手抓、兩同步”,大力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當好服務企業和群眾的“店小二”。對標對表,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提升商事登記、行政審批、工程建設、不動產登記等重點領域數字化服務水平。以“粵省事”“粵商通”“粵省心”等“粵系列”平臺為核心,促進線上、線下各類政府和社會服務渠道深度融合,構建“一網、一地、一窗、一次、一機、一碼、一號”的便捷泛在普惠的政務服務體系,增強企業和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同時,“數字”賦能,依托電子證照系統的推廣,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等方式,逐步推進基層證明優化簡化工作,持續推進亮碼辦、免證辦,最大限度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以“惠幫辦”專窗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實行重點項目專人服務制,為工程建設項目的落地建設按下“快進鍵”。
干部隊伍的作風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和“風向標”。博羅縣將建設一支更高效率、更有干勁的干部隊伍,形成濃厚的創業氛圍,讓企業感受到這里的生機活力。同時,繼續按照服務專班的方式,一個項目配套一名縣領導、一支服務團隊和一套服務方案,切實做到服務到位、出手迅速,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早納統。
“今后的每一年,年年都是博羅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年。”博羅縣十四次黨代會擲地有聲地提出,博羅將樹立“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發展需求,針對企業反映的“高頻事件”,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環節和程序,把能辦的全都提前辦好,把“圍墻外”的事全部包辦到位,讓“辦事不求人”成為常態,讓企業心無旁騖做好主業、做強實業。同時,探索建立營商環境“通報制”,每季度公開通報服務不到位、政策不落實、企業不滿意的負面典型案例,倒逼政策落實、服務改進、效率提升。
智庫觀察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副教授梁乃鋒: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終點
區域經濟發展是否有活力,營商環境是最重要的內生性指標,博羅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理念,持續改進和優化營商環境,成為大項目競相搶灘的投資熱土。但是,也必須看到,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與博羅進入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的目標定位相比,博羅的營商環境還可以有更大作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沒有終點。
一方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是多元的,營造好的投資環境,不能只“抓大放小”,在政府管理層面,還要推動建立更加公平的投資秩序和市場競爭環境,尤其是面向數量龐大、占市場主體數量90%以上的中小微企業,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改進與普惠性覆蓋對博羅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更加重大,影響更加深遠。
另一方面,在政府服務層面,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力爭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主動、真誠、貼心為企業解決難題、提供服務;在服務方式層面,要廣泛開展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疏通營商環境的主要“堵點”,在管理和服務流程上多做減法,審批環節“能減則減,應減盡減”,要加快數字化政府建設,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在服務職能優化上,要加強橫向整合,設立集商事、金融、稅務、行政審批、政務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大廳,努力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賀小山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朱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