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城區水口街道恩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教學點,一架黑色三角鋼琴旁,15歲女孩陳楚莉,手指熟練地在琴鍵上舞蹈,悠揚動聽的《星月神話》鋼琴曲旋律從指尖流出,一旁靜靜站著的母親余雪華拿起手機激動地錄下這一幕。
外表看起來和常人無異的陳楚莉,卻是一個殘障女孩。她出生后不久被診斷為腦癱。一年半之前,恩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梅曉鋼開展了一個愛心活動:免費為部分環衛工人的孩子教授鋼琴,沒想到從此打開了這個殘障女孩的藝術之門。
梅曉鋼在指導陳楚莉練琴。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攝
每天刻苦練琴終有所成
2019年6月,梅曉鋼決心免費為我市部分一線環衛工人的孩子教授鋼琴,經過篩選、面試,陳楚莉獲得了這個資格。“我們想也不敢想!”余雪華說,“當時得知有免費學鋼琴的可能時,鼓起勇氣來面試,就當來開下眼界試試看,沒想到梅老師選中了她。”
6月22日,清瘦的陳楚莉正式開始第一堂鋼琴課。“她的左手一直藏在身旁不伸出來,用右手手指一個一個敲擊琴鍵。”第一堂課上,梅曉鋼才發現除了身體上的障礙,陳楚莉的溝通、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弱于常人。
正常孩子學琴都不易,更何況是陳楚莉。一開始時,要練指法,練熟悉度,需反復調整和修正缺點和毛病,“我要求很嚴格,小楚莉經常被罵哭。”
除了手部障礙,陳楚莉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也比常人差。“只能一遍遍地講,學習進度慢一些,練的頻率更緊密一些。”被梅曉鋼嚴厲批評時,陳楚莉也會哭著跟媽媽說:“我不想去練琴了!”但哭歸哭,陳楚莉一直沒有打退堂鼓,后面還是繼續練。
從2019年6月22日起至今,每周五天,每天約一個小時,除了看病,陳楚莉都會坐在琴房里,在梅曉鋼的陪伴下,不斷地練習鋼琴。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陳楚莉已經會彈奏《星月神話》《致愛麗絲》《眼淚》《夜的鋼琴曲五》等曲目,“我現在很開心,很喜歡彈鋼琴。”
為殘障女孩籌劃專場音樂會
“一年多前,從沒想過我的女兒也能彈鋼琴!”握了大半輩子掃把的余雪華喜極而泣,鋼琴更是打開了陳楚莉新生的大門。“因為殘疾,女兒以前很自卑,在人前總是把左手藏起來,不怎么說話,言語不清。現在,女兒整個人自信開朗了很多,喜歡和我們交流,我們都能聽清楚她說的話,左手也慢慢開始活動起來了。”
這一切皆因為梅曉鋼的大愛,梅曉鋼卻說陳楚莉點亮了他的教育生涯,“小楚莉身上燃燒著自強不息的小火苗,就像音樂無窮的力量。”今年,梅曉鋼將籌劃陳楚莉的專場音樂會,給這個殘障女孩更多的自信。
梅曉鋼一直想把音樂的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從2016年初到現在,他每周都到惠城區綜合福利院免費教老人彈奏鋼琴,并捐了3臺鋼琴;他還向我市幾所鄉村小學捐贈了7臺鋼琴,每周驅車到捐琴的幾所鄉村小學教琴。
去年,梅曉鋼和惠州市志愿者聯合會共同發起音樂啟蒙公益項目——音樂行之圓你不一樣的鋼琴夢,為在我市工作生活的環衛工人、的士司機、快遞從業人員、志愿者等家庭的孩子或鋼琴愛好者免費提供近60節一對一鋼琴培訓,共為13個家庭的孩子圓夢。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