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蘆洲鎮蘆村村一戶農家小院一掃往日的清幽靜謐,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一場特殊的培訓正在小院內上演,課堂上不設桌椅擺灶臺,師生們不拿紙筆揮鍋鏟。爐火騰騰,蘆洲鎮有滋有味的鄉村振興“火候”正蒸蒸日上。
“我的農家樂夢想在政府和婦聯的支持下實現了,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向師傅學,早日實現大廚夢!”農家小院退休再創業的老板娘何維娣躊躇滿志。 白切雞、釀豆腐、東坡大肉,寄托著東江人獨特的美食記憶,孕育了獨特的東江味道。如何才能夠烹飪出原汁原味的東江美食,卻讓村民學員們連連驚嘆。
師傅向學員展示白切雞做法。
“哇,原來白切雞煮之前要焯幾下水!”“這下知道了,釀肉不要放鹽……”學員們邊驚嘆著邊抓著紙筆、手機認真記錄。
“粵菜師傅”培訓送技進村、送課上門,家門口的廚藝進修班讓各家各戶的“主廚”們期盼已久。擁有39年廚齡的鄭華彪師傅經驗豐富,為期兩周的東江特色菜廚藝教學面面俱到,后續培養推介渠道多向順暢……村民們通過專業培訓將逐步成為建設蘆洲鄉村振興美食美味的中堅力量。
“鄉村振興少不了一飯一勺。從現在的鄉村發展路徑來說,鄉村特色資源是原材料,那粵菜師傅就是調味,是做好鄉村振興這道菜缺不了的香與味。”蘆洲鎮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民以食為天,鄉鎮的發展振興離不開舌尖上的家鄉味道,離不開往來游人寄托的鄉情鄉味。凝聚在蘆洲風味人間中的共識和合力,正推動鄉村振興事業蒸蒸日上。
文/圖/視頻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廖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