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過去五年區人大常委會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30余篇調研報告助力高質量發展
11月17日,惠城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報告對過去五年惠城區人大常委會工作進行總結。
五年來,區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全區工作大局,共組織召開人民代表大會7次、常委會會議62次,聽取“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68項,提出審議意見134件,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697人,開展執法檢查19項,調研視察218次,圓滿完成了本屆人大常委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2019年,惠城區人大常委會在市委考核全市縣區人大班子中唯一獲得“優秀”等次。
今后五年,區九屆人大常委會將堅持強化政治引領,在凸顯制度優勢上保持定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服務轉型大局上精準發力;踐行為民服務宗旨,在激發代表作為上深挖潛力;夯實人大自身建設,在提升履職水平上持續用力,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惠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人大貢獻。
指導因地制宜推進“一村一策”
五年來,惠城區人大常委會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務實進取,推動人大制度生動實踐。
在鄉村振興方面,以“第一課題”落實區委部署的任務,突出真調研、摸實情、獻良策,深入鎮街、村居、農口、農企等一線,指導因地制宜推進“一村一策”。在全市率先啟動人大任命干部履行憲法誓詞情況評議,完善干部任后監督體系。探索講評政府部門工作機制,圍繞鄉村振興、城市管理專題,對8個部門精準監督問效。
同時,注重講好人大故事,播出《法治惠城》電視節目260期,在省、市級媒體官微平臺發稿900余篇,在惠城人大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1000余條,多維度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記錄惠城民主法治進程。
創新運用“三督一評”督辦機制
五年來,惠城區人大常委會注重探索方法,創造條件,促進代表依法履職、發揮作用。
組織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134人次,參加調研視察209人次,提高代表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促使代表成為民主法治建設的引領者、社會和諧穩定的維護者、富民產業發展的帶動者。
同時,創新運用“三督一評”督辦機制,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280件,常委會領導領銜督辦重點代表建議項目33件。2020年以來專人專崗、精準爭取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1550萬元,實施北部山區低水橋改造、中心區老舊街道路燈改造、農民工培訓等13項民生建議項目;統籌使用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687.62萬元,高效推動落實27件涉民生代表建議。
擦亮“鎮街人大工作現場講評會”品牌
五年來,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優化機制,創新平臺,激活基層人大內生動力。
落實“縣鄉人大工作十條”,高質量完成為期三年的“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各項工作。深入推進示范點建設,完善人大代表“三項”工作機制,建立掛鉤聯系工作機制,促進了全區鎮街人大工作整體邁上新臺階。
以創新增活力、提質效、開新局,擦亮“鎮街人大工作現場講評會”品牌,獲省人大重點推介。創新推進“一鎮街一品牌”,江南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在全市縣鄉人大骨干培訓班作經驗介紹;橋東“智慧人大”、橋西“代表小講堂”、水口“人大工委+代表智囊組”工作制等基層品牌,特色鮮明、百花齊放。
舉辦“走進《民法典》”專題課堂等特色活動
五年來,區人大常委會強化政治素質,從嚴要求,打造了一支人大干部隊伍“鐵軍”。
堅持推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舉辦“走進《民法典》”專題課堂、設立“讀書角”、開展“全員攝影”等特色活動,厚實文化底蘊。拓展“業務知識講堂”“業務技能比拼”傳幫帶、提技能,增長實踐本領,充分調動了人大工作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同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累計形成調研報告230余篇,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進高質量發展舉措。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